今年以來,中國五大發電集團利潤就像坐上了過山車,一下子凈增長了2.7倍。據統計,今年1—8月,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利潤總額為490.4億元人民幣。而2012年同期,五大發電企業的利潤總數僅為131.4億元。而今年利潤高速增長的直接拉動來自火電的全面由虧轉贏。
類似的火電行業利潤“過山車”似的變化,這已經是第二次。2008年,當時由盈到虧也是不到一年的事情。以大唐集團為例,2007年全年實現利潤逾70億元,而2008年一下子又虧損了70億元。一年時間,利潤起落幅度超過了140億元。
火電企業利潤為何大起大落?
對于前些年的虧損,火電企業認為,原因在于煤電價格聯動不及時、不到位。但有關政府部門則認為,煤價上漲,電價基本聯動到位。例如,2008年國家先后上調了兩次電價。火電的虧損原因在于火電企業無序競爭、產能過剩,火電企業壟斷僵化、管理粗放,以五大發電集團為代表的發電企業亂投資。
筆者認為,對火電虧損原因的分析,有關政府部門的分析雖然有一定道理,卻無法解釋導致今年以來火電盈利大起的原因。按照上述對虧損的分析,那么是不是今天盈利的原因就是企業管理水平提升了,競爭有序了呢?顯然,一個企業用不到一年就提升管理水平,達到脫胎換骨,是不可想象的。
有人會說,今年火電盈利大起,是因為煤價大落。從表面看來,的確如此。但為什么煤價大落,按照聯動機制,電價為什么并未應聲而落呢?
所以,火電利潤的大起大落的關鍵點在于,國家煤電聯動規則中的一個聯動比例——70%和30%。所謂煤電價格聯動,并非足額聯動,而只是差額聯動。換言之,當煤價上漲推動電價應上漲1分錢時,國家電價實際上只安排調整7厘錢,剩下的三厘錢由發電企業自己消化。
發電企業是用煤大戶,國家這么規定,一方面有利于促進發電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強化挖潛降耗,一方面也有利于產業鏈上下游相互制衡。
實踐證明,這一政策設計有其合理性,尤其是政策實施之初,效果較為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隨著煤炭價格持續、快速、大幅上漲,其疊加效應不斷放大,最終量變成質變。統計數據顯示,五大發電集團這些年自我消納30%漲價部分2004年是44億元,2007年為202億元,2008年為456億元;到2011年,高達973億元。一路升高的電煤成本到最后企業通過內部挖潛已經無法消納,因此導致火電行業第一次“過山車”現象,火電企業出現全行業虧損。
這一基本事實后來引起了有關方面重視。2012年底,國家抓住電煤價格下行的機遇,果斷將電力企業消納煤價波動的比例由30%調整為10%。正是這一政策的重大調整,直接導致了第二次“過山車”——火電盈利大起。
應該強調指出的是,大落后的大起,僅僅是理性回歸。盡管五大發電集團目前盈利水平自己同自己比增長近3倍,但其總資產利潤率僅為中央企業平均數的一半略強。電煤消耗占火電企業成本70%左右,即使自行消化漲價10%,對火電企業而言,亦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迄今為止,乃至可預見的將來,我國電能供應以火電為主的基本格局不會發生根本改觀。因此,維持我國火電正常的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的需要,對確保我國能源安全舉足輕重。
我國火電企業利潤大起大落的經驗教訓值得認真總結,最根本的一點必須堅持系統思維,用客觀真實的數據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