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工業互聯網需要具備三大要素:首先,要把機器變得智慧化,能夠收集各項生產數據與操控設備;其次,數據保存與處理分析能力和數據的安全問題;再次是創新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雖然在2007年就提出工業互聯網的概念,但直到2009年,我們還在各種會議、各種場合跟客戶們反復解釋什么是工業互聯網。這個概念在當時不僅陌生,甚至有些怪異。” 上海可魯系統軟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可魯)副總裁張堅告訴《企業觀察報》記者。
不是一個新概念
上海可魯在2004年公司成立以后,就一直嘗試把工業設備通過互聯網互聯互通。但在最初,他們并不知道用什么名稱定義自己做的事情。在當時連網絡都還沒有像現在這么普及的情況下,談及工業互聯網更被認為是異想天開。
張堅向記者解釋說:“當時,我們考慮如何依托公眾網絡連接專用網絡,比如石油的傳輸管線、鐵路交通、電網等。以生產自動化為基礎,實現企業全面信息化,然后再變成工作互聯網。我們查了很多國外的資料,對此并沒有具體的定義。所以我們把它看作是一個工業互聯網,應用的主要是在工業自動化領域。”
通用電氣(以下簡稱GE)作為一家在工業領域內的傳統型超級企業,當其他巨頭們紛紛以“萬物互聯”、“智慧地球”等各種玄之又玄的詞兒包裝概念的時候,他們自然也不甘落后,需要用新的概念來保持市場份額并且占領軟件業平臺。“工業互聯網”應運而生,并被迅速推銷到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
雖然上海可魯和GE是兩家無論在體量上還是影響力上都相差懸殊的公司,但在對技術和未來趨勢的把握上確是不謀而合。他們都認為,過去互聯網的普及是由個人電腦、網絡連接成本的下降所推動的,而工業互聯網的突破是由更低成本的傳感器、數據存儲和更快的數據分析能力所推動的。如今互聯網的環境已今非昔比,工業機器的監測診斷系統已得到改進,并且信息技術的成本有所下降,基于越來越多的實時數據的計算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處理大量信息的遠程數據存儲、大數據集和更先進的分析工具日趨成熟,并且應用更加廣泛。
這都是工業互聯網在此情此景被迅速關注的原因,當然,這跟巨頭企業的賣力推廣也不無關系。
沒你想的那么玄
然而,工業互聯網要想真正實現也并非一帆風順。GE中國研發中心電氣領域技術總監康鵬舉告訴記者,完整的工業互聯網需要具備三大要素:首先,就是要把機器變得智慧化,能夠收集各項生產數據與操控設備;其次,數據保存與處理分析能力和數據的安全問題;再次是創新復合型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