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半年,工程起重機的生產和銷售在去年下行的基礎上繼續下滑,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大。但與此同時,起重機產品出口的數量略好于去年同期,同比增長4.4%。
我國工程起重機(指流動式起重機,包括汽車起重機、全地面起重機、履帶起重機、隨車起重機、越野輪胎起重機和輪胎起重機)行業從2003年算起,已經歷了十年的快速發展。2003~2006年,工程起重機年銷量突破萬臺;2007~2008年,年銷量突破2萬臺;2009年,年銷量突破3萬臺;2010~2011年,年銷量突破了4萬臺。然而,到了2011年,我國工程起重機行業雖然仍舊實現了小幅增長,但在國家宏觀調控、世界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影響下,全行業增速放緩。
進入2012年,行業的生產和銷售形勢大幅下滑,流動式起重機總銷售臺數下降到3.5萬多臺,同比下降25.6%。這是近十年來,全行業首次全面負增長。下行的拐點終于出現了,行業高速增長的時代結束了。
行業產銷雙下降
2013上半年,工程起重機的生產和銷售是在2012年下行的基礎上繼續下滑。具體來看,1~6月,全行業營業收入139億元,同比下降26.6%;利潤總額達12.4億元,同比下降43.4%;銷售流動式起重機共計1.5萬多臺,同比下降23.9%。市場需求持續低迷,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大。
目前我國生產銷售的流動起重機主要有汽車起重機、全地面起重機、履帶起重機、隨車起重機和輪胎起重機。2013年上半年的銷售總體下降,但各機種的銷售情況還是有所差別:汽車起重機的銷售量同比下降幅度超過了23.9%的平均值;履帶起重機和隨車起重機同比下降幅度都低于平均值,僅輪胎起重機同比增長。流動起重機銷售情況見表1。
汽車起重機。汽車起重機是我國流動式起重機的主導產品,其銷量下降比較突出,1~6月僅銷售9292臺,同比下降29.5%。在12家汽車起重機生產企業中,有8家企業為負增長,其中主要生產企業徐重、中聯、三一的銷售臺數同比下降都在20%以上。錦重、京城和北方同比下降皆超過40%。安徽柳工銷量基本與去年持平,而長起和馬尼托瓦克東岳同比增長分別達到99%和18.5%,但因銷量較少,對全行業拉動不大,但畢竟是一個好的苗頭。1~6月份,各主要生產企業汽車起重機銷售臺數占比如下:排名前三位的徐重、中聯、三一市場占有率分別為47%、24.8%及14.3%;柳工、馬尼托瓦克、長起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4.5%、3.6%及2.1%;其他廠家僅占3.7%。
半年來汽車起重機的銷售,除3月份剛剛突破2000臺外,其余各月銷量都在1000多臺徘徊。由于一季度受我國傳統節日春節的影響,1月、2月、3月的同比和環比的數據波動很大。4月、5月、6月每月環比在-10%~-13%之間,同比的走勢也是一路下滑。汽車起重機的銷售形勢是不容樂觀的。汽車起重機銷售趨勢見表2。
履帶起重機。上半年履帶起重機銷售625臺,同比下降20.9%。履帶起重機銷售一季度同比下降14.2%,二季度同比下降25.9%,尤其是6月份下滑幅度最大,達到44%。上海三一和宇通下降幅度都超過40%,唯獨撫挖銷量增長了28.3%。
2013上半年,各企業履帶起重機銷售臺數市場占有率如下:徐重、撫挖雙雙擁有了24.6%的市場占有率;三一、中聯分別為22.4%和14.7%。其它企業市場占有率為13.7%。
隨車起重機。2013年上半年隨車起重機的銷售一改2012年獨自增長的勢態,開始下滑,目前下滑的幅度雖小于汽車起重機和履帶起重機,但也值得警惕。上半年銷售隨車起重機5100多臺,同比下降12%。徐隨1~6月銷售近2800臺,同比下降7.4%,而市場占有率達到54.7%。引人關注的是,三一與帕爾菲格合資后,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今年已開始了隨車起重機批量生產和銷售,上半年已銷售隨車起重機309臺,躍居行業第四名。另外常林和海沃也開始了小批量的生產和銷售。隨著外企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滲透,可以預計,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隨車起重機因其自身的特點和應用場合,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小于汽車起重機和履帶起重機,市場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今年上半年汽車起重機銷量占起重機總銷量的比例下降了5個百分點,而隨車起重機的占比上升了4.6個百分點。
出口同比有增長
2013年上半年起重機產品出口的數量略好于去年同期,共出口各類起重機2000多臺,同比增長4.4%。但同時注意到,出口的金額下降了18.3%,原因是出口小噸位的起重機數量增加,而大噸位的數量減少。
出口產品以汽車起重機為主,汽車起重機出口臺數同比增長了11.2%,占全行業出口總臺數的75.5%;出口金額近20億元,占全行業出口金額的75%。總出口額近27億元,占全行業營業收入的19%。因此積極開拓出口渠道仍然是全行業的一項重要的任務。主要出口企業有徐重、三一、中聯、撫挖和徐隨。出口地區主要是亞洲、非洲、中東等發展中國家。美洲、澳洲、歐洲也有一定數量出口。
今年上半年工程起重機行業經濟態勢是低位運行,下半年能否穩定發展,取決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和世界經濟的走勢,對各企業是重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