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記者從接近國家發改委的消息人士處獲悉,國家發改委已經做出了年內調整電價的初步方案,在煤價沒有回暖的情況下,最早今年10月將下調電價。
煤是發電的主要原料,煤價低,發電成本就低,電價也相應降低。“煤價繼續保持偏大降幅”,說明降不是小降,而是大降,不是一時的降,而是較長時間降,在這么一種語境下,電價下降理當快速跟進,可是“在煤價沒有回暖的情況下,最早今年10月將下調電價”,限定語太多,顯然很不穩定,時間上沒有確定。
電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必需品,一度電即使是多出一兩分錢,小數大算也不是小數目。多年來,電價只見漲,不見降,即使是煤價下降,電價也堅挺得很。而漲的理由多得是,要么說成本上升,要么說理順煤電關系,甚至還說成:中國電價水平偏低,以此為理由上漲。按照市場規律商品有漲也有降,而電價只漲不降,顯然不是按市場化操作,而是壟斷化經營。
煤價連續降,而電價卻保持不變,電力業能輕松獲得更大的效益,又怎能舍得吐出到嘴的肥肉,電力專家說,“由于前面多年來煤價高企而電價未隨之及時調整,導致電企政策性虧損,這一欠賬預計要5~10年才能還完”。按照此說,電費降價將遠遠無期,不僅不會降,還得要漲。
電力業真的就有那么困難?從其的經營情況看,每年都是捷報頻傳,遠的不說,據有關資料顯示,兩大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去年盈利450.9億元,南方電網公司去年盈利100.84億元。總共是500多個億。而今年以來煤價下跌,利潤數更加巨大,這虧損從何談起?真正不愿意降價的原因,是部門和個人的利益在其中,從一系列報道看,電力系統高工資高福利比比皆是,如:國投電力高管年薪共計400萬;又如:某電力央企工作的李某向記者透露,“我們單位員工每月都有報銷任務,即1500元的超市購物和1000元的汽車油票,完成任務就等于報銷了2500元。”電價下降等于福利、資金下降,怎么舍得?
依賴行業自覺的下降根本就不可能,隨便都可以找出眾多的理由。關鍵是主管部門要進行裁判,不受干擾,不聽一面之詞,該定則定,尤其是要以民生為重,考慮廣大公眾的利益。而沒有具體的時間表,擔心這擔心那,實則就是看電力業的臉色,生怕影響他們的情緒。
煤價連續下降,從哪個角度來說電價都應隨之變動,而不動不符合市場規律,不符合民生的愿望,因而,不能等,不能拖,要有明確的時間表,如此才顯得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