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高碳排,燃煤發電一直被人們所詬病。不過作為全球電力供應最重要的來源之一,煤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近來發達國家的一系列投資限制舉措,卻讓煤炭處境尷尬。
日本磐城一個燃煤發電廠,工人正站在堆積如山的煤炭前面
發達國家對煤炭發難
6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美國進出口銀行將不再為海外煤炭項目提供貸款。緊接著,世界銀行、歐洲投資銀行也紛紛對煤炭項目說不。一時間,發達國家似乎都開始對煤炭發難,而這種通過限制投資打壓發展的手段著實令煤炭市場“很受傷”。
“這意味著燃煤發電項目可獲得的投資將更少,融資也變得更加困難。”華盛頓智庫美國發展中心能源項目主任Rid Caperton說,“這部分資金的流失對燃煤發電打擊很大,我不認為私人投資可以彌補這個缺口,而且在目前的環境下投資煤炭項目也面臨更多風險。”
發達國家對煤炭的突然發難多少有些令人意外。國際石油變革組織的數據顯示,世界銀行過去的5年,共為煤炭項目提供了62.6億美元的貸款。美國進出口銀行也為南非和印尼兩個燃煤發電項目提供了超過14億美元的貸款。
不過環保組織Sierra Club國際氣候變化小組負責人Justin Guay 卻認為,發達國家不再為煤炭項目提供融資并不令人感到意外。“這并不是一個頭腦發熱的決定。人們正在逐漸意識到燃煤發電對環境的危害。”
有許多像Sierra Club這樣的環保組織常年同燃煤發電及煤礦開采做斗爭,因為煤炭所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所有能源中最多的,而科學家們認為,二氧化碳大量排放是導致氣候變暖及極端天氣的主要原因。
燃煤發電的支持者則批評發達國家拒絕繼續為煤炭項目融資的決定。他們表示,燃煤發電的低成本是其他能源無法比擬的,在那些較為貧窮落后的國家,煤炭仍無可替代。
美國國家煤礦協會發言人Nancy Gravatt表示,近來一系列限制投資的消息令煤炭市場倍受打擊。他批評那些金融機構對仍有數百萬人飽受缺電之苦視而不見, 簡單粗暴地撤出投資,卻不想著這些人今后要怎樣生活。“在許多貧困落后的國家和地區,煤炭是電力供應的唯一來源。新建燃煤發電廠能夠幫助當地解決電力短缺問題,讓其轉而依賴可再生能源或天然氣發電根本不現實。”
市場影響難料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7月底發布報告稱,到2040年,全球煤炭消費量將增長1/3,發展中國家的強勁需求是推動增長的主要動力。EIA煤炭部門負責人Nancy Gravatt表示,近來各大銀行拒絕為煤炭項目融資的消息并不會改變他們的預測。“這對煤炭市場的整體發展影響有限。”
EIA稱,燃煤發電占到全球電力供應的40%,煤炭消費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50%。世界煤炭協會數據顯示,美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煤炭生產國,僅次于中國,之后分別是印度、澳大利亞和印尼。中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煤炭進口國,日本則緊隨其后。
美國煤炭巨頭皮博迪公司首席執行官Gregory Boyce表示,作為兩個典型的棄核國家,德國和日本的煤炭需求增長將會是未來市場的亮點。皮博迪是美國最大的煤炭生產商,Gregory Boyce認為未來煤炭市場的前景仍十分良好。“作為全球主要的煤炭消費國,中國和印度今年的煤炭進口量截至目前都是增長的,今年還有望創下新的記錄。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電力需求將持續增長,煤炭需求自然也會隨之增加。”
高盛近日公布的報告卻持相反觀點。高盛集團分析師Christian Lelong表示,燃煤發電的地位正在逐漸下降,惡劣的投資環境將會影響許多新項目的開發。“投資風險加大對任何市場來說都不是一個好消息。”
限制投資對中印影響不大
全球資源協會稱,全球目前共有超過1200個新建燃煤發電項目,超過3/4的項目都在中印等發展中國家。如果這些項目都建成,那么全球燃煤發電規模增長將超過80%。不過該協會也表示,并不是所有項目都能順利建成。
投資限制令發展中國家的燃煤發電項目受到沖擊,不過對中印兩國來說,這種影響卻不大。中國的燃煤發電項目并不依賴外資,印度也僅有少數項目依賴進口融資。但對其他一些項目較為依賴融資的發展中國家,例如南非、越南等,影響恐怕就比較明顯了。此外,投資限制對于煤炭出口市場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尤其是美國、印尼和澳大利亞這樣的煤炭出口國。
雖然一些金融機構已表態今后會繼續為煤炭項目融資,但仍有人擔心世行等三家銀行的決定會成為一種趨勢。環保組織Pacific Environment政策主管Doug Norlen表示,三家銀行的新規還有待進一步充實,但目前來說,三家銀行能否順利實施這一決定,還是一個未知數。
奧巴馬公布新規時稱,美國進出口銀行將不再為境外燃煤發電項目融資,除非是在那些極度貧困或者無力承擔碳捕捉技術成本的國家。不過這一新規仍有待銀行董事會的討論通過。在奧巴馬新規公布三周后,美國進出口銀行拒絕了一個越南煤炭項目的融資申請。
歐洲投資銀行也提出了新的貸款標準——除非燃煤發電項目同時進行生物質燃料發電,否認無法達到其排放標準。而歐洲投資銀行此舉也令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面臨極大的壓力。許多環保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