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負荷連創新高,當地電廠卻迎“一年中最差發電形勢”
“氣溫低于41度,都不好意思喊熱了。”
由于當前我國南方地區接連出現高溫天氣,所以當地用電負荷也因此屢創新高。有數據顯示,8月7日華東電網統調用電負荷達到2.085億千瓦,較去年最高負荷增長12.7%,而這是該電網今年第10次刷新歷史紀錄。
一位電網企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多地電網負荷均已接連創出新高。在頭幾次刷新紀錄時,企業還希望宣傳報道一下。但沒想到今天報道了,明天又刷新了,明天報道了后天又刷新了。所以后來也不報道了,而是等湊到五次、十次,或者負荷突破某個關口數字時再報道了。”
當地火電機組負荷慘淡
然而,據了解,如此高的用電負荷,卻沒有給當地火電機組帶來更高的負荷水平。以上海市為例,該地區入夏后已9次刷新負荷紀錄,但是當地火電機組,不僅沒有出現負荷居高不下的現象,反而呈現出了“一年中最差的發電形勢”。
據一位不愿具名的華東地區某電廠負責人介紹,在此前相當長一段時間中,當地電力始終存在短缺的壓力,自電廠二臺超臨界機組投產以來,“迎峰度夏”一直是電廠每年的中心任務之一。但是,隨著電力行業裝機容量的激增,“十一五”以后,當地電力供需逐步趨向平衡,尤其是近幾年隨著區外來電,特別是長江上游水電以及外來火電等外送電的增加,電廠發電形勢在“迎峰度夏”期間逐步呈現較差局面。“而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應該是一年四季中最差的一次。估計從6月份開始,到9、10月份最差,而到11、12月份會變好一點,那時冬季用電量開始上升。實際上,電廠目前發電效益基本靠迎峰度冬,這段時間發電量可能最好。”
據記者了解,不止該廠,東部地區其它不少電廠都面臨著這種情況,原本需要開足馬力保發電的“迎峰度夏”,卻成為一年中最慘淡的季節。
大型高參數機組調峰有苦衷
上述負責人認為:“這與電力行業整個裝機狀況和國家經濟結構調整不無關系,同時今年水電大發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數據顯示,7月30日有超過1000萬千瓦的水電負荷從三峽等地送到上海。另據介紹,今年送到上海地區的水電特別多,最極端時候,當地機組負荷只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由外地送來。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從節能角度看,多用水電是應當的;同時,電網企業也希望多用水電,因為買得便宜賣得貴;此外,當地跟其他地區也是已經簽過送電協議的,必須履行。”
“由于以上因素的影響,在面臨著巨大峰谷差時,當地機組只能被迫扮演調峰機組的角色,其中各類大型高參數機組也不例外。”據上述人士介紹,實際上,近年來東部地區每年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只是由于今年水電形勢大好等原因,導致今夏東部地區大型高參數機組調峰現象格外突出。
對此,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廠總經理馮偉忠表示,“火電參與調峰是免不了的,因為外來電幾乎沒有調峰能力。但是這些機組負荷變化不應太厲害。”
“這就像騎自行車,騎慢了車子就會不穩,騎快了倒還容易保持平衡。”馮偉忠說,“機組的負荷高低,也是如此。機組在低負荷運行情況下,其能效將會降低、經濟性會變差、安全性也會降低,環保效能也會受到危害。”
此外,據介紹,參與調峰的機組,金屬疲勞問題嚴重,損害機組設備壽命。
據馮偉忠介紹,作為60萬千瓦及以上的大型化、高參數機組,“其經濟性和能效水平是越來越好的,但是其頻繁變化負荷的能力卻是越來越差。因為,機組設計時就不是為了這么做。”他說。
電網傾向于大型機組調峰
不過據了解,電網企業是傾向于用火電大型機組來調峰的,因為,其負荷變化區間大,調峰能力強。例如,將100萬千瓦的機組負荷調至40萬千瓦,那么就相當于停掉一臺60萬千瓦的機組,或兩臺30萬千瓦的機組。
此外,資料顯示,盡管超超臨界機組負荷變化范圍很大,負荷變動率也很高,但由于超超臨界機組的高效率只有在高參數、高負荷時才能顯示出來,同時由于超超臨界機組厚壁部件熱應力對負荷變動率的限制,超臨界機組在運行中應盡可能帶高負荷,并盡量避免大幅度和快速變動負荷;而通常降負荷時的負荷變動率要比升負荷時要求的更嚴一些。
“目前機組負荷變化很大,從100萬千瓦跌至50萬千瓦以下這樣大幅度的變化,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并且短期內看不到結束跡象。”馮偉忠說。
“頻繁參與調峰,對大機組來講是一種多方面的傷害。在許多國家,絕大多數大型高參數機組是不會參與調峰的。”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