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一直是影響居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今年以來,我國價格改革提速,特別是在資源價格方面實施了多起重大改革。
對于上半年以來的價格工作,國家發改委8月1日發文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除2月份受春節等因素影響,其余月份漲幅均在2%~3%;上半年同比上漲2.4%,漲幅同比回落0.9個百分點。
發改委同時表示,下半年以完善資源環境價格形成機制為重點,著力理順比價關系,建立健全階梯價格制度,利用價格杠桿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積極性。
六重點領域理順價格機制
今年價格領域的改革可謂是層出不窮,發改委已經先后在多個領域實施了新的定價機制,包括成品油定價新機制、簡化銷售電價分類、調整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等。
發改委表示,不失時機推進成品油、天然氣、電力、煤炭、鐵路貨運、水資源等重點領域價格改革,為進一步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創造了有利條件,實現了“進”。
盡管發改委在提高糧食收購價格、穩定生豬市場價格等方面都付出了努力,可是目前價格改革最突出的還是在能源領域。
今年6月28日,發改委發出通知,決定自2013年7月10日起,調整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由此拉開了國內天然氣價改的序幕。
根據發改委的規定,本次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調整,將天然氣分為存量氣和增量氣。存量氣門站價格每立方米提價幅度最高不超過0.4元,增量氣門站價格按可替代能源(燃料油、液化石油氣)價格的85%確定。調整后,全國平均門站價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1.95元。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國天然氣市場上國產天然氣價格和國外進口天然氣價格出現嚴重倒掛,導致了國內企業進口天然氣的熱情不高。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由于目前能源市場呈現疲軟的狀態,此時推進天然氣價改對市場影響小,同時由于天然氣在整個能源領域占比不大,因此難度較小。
發改委近日表示,此前出臺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調整方案,對保障天然氣市場供應、優化能源消費結構、促進節能減排發揮了積極作用,也為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奠定了基礎。
不過,天然氣價格改革還沒有結束,專家表示,今后天然氣定價的改革方向在于向市場凈回值方向定價的可能性最大,這種定價方式可以反映出天然氣的市場變化和可替代能源品種情況。
推進資源價格改革
在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價格實現改革之后,今后資源性產品的價格改革有望進一步深化。
發改委表示,下一步將按照國務院的部署,繼續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逐步建立起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
能源領域的價格問題由來已久,各種能源價格最終都會歸結于一點,就是電力價格,不過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卻推進緩慢,以至于很多已經頒布的政策無法順利實施。
在能源領域,早在去年國家就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民資進入該領域發展,不過記者在之前的采訪中發現,制約民間資本進入能源領域最大的障礙就是價格問題。
林伯強直言不諱地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民資進入能源領域之所以進展緩慢,主要是因為價格問題,現在國內很多能源價格方面還沒有理順,所以民企在能源領域投資的話有較多顧慮。
根據林伯強的介紹,盡管我國從2013年開始就已經實行煤電聯動,取消合同煤,但是效果不明顯,同時天然氣等能源領域的電力價格改革也沒有完全結束,所以整個電價的大環境制約著民企的投資。
據了解,發改委從今年開始已經穩步推進電價改革,將脫硝電價試點范圍由現行14個省份的部分燃煤發電機組擴大為全國所有燃煤發電機組;實現電煤價格并軌,并取消了價格臨時干預,電煤價格由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自主協商確定;簡化銷售電價分類。
確立市場化定價制度
發改委在8月1日發文表示,今年下半年,在價格工作方面將堅持市場化導向的價格改革不動搖。
發改委表示,今后價格改革的方向就是,以完善資源環境價格形成機制為重點,著力理順比價關系,建立健全階梯價格制度,利用價格杠桿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積極性,為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曾對記者表示,對于價格方面的改革應該穩步推進。對于電價改革而言,下一步應該更多地在電力公司的上網電價方面進行改革,比如電網公司依照大用戶的用電規律進行收費,避免企業的盲目擴張。
此外,韓曉平認為,堅持市場化價改的方向更多還是需要市場自主定價,利用這種方式作為一個杠桿,可以更好地來推動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
實際上,在今年5月份公布的《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中,就已經明確提出了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以及階梯價格制度這兩個概念,而我國居民階梯電價也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實施。
“在價格的制定上,只有由市場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