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到7月初,短短半個月時間內相繼數家太陽能企業提交破產申請,這是繼上一輪價格急速下滑時Q-Cells等太陽能巨頭破產、中國無錫尚德宣告破產之后,又一輪光伏企業破產潮。申請破產的幾家企業是中國的恒基光伏、德國的Conergy和Gehrlicher太陽能公司,以及美國太陽能原材料供應商HokuScientific公司。這幾家太陽能企業均把自家的垮臺歸咎于全球光伏市場的激烈競爭。
目前正值中歐光伏談判敏感時期,Conergy和Gehrlicher的破產難免會對雙方談判產生影響?事實上,在Conergy和Gehrlicher之前,德國的各大太陽能企業,如Q-cells?博世太陽能?Sovello、Odersun等,已先后宣布破產或退出光伏業務?
分析人士認為,來自亞洲廠商后來居上的競爭,以及德國政府取消對太陽能光伏產業政策補貼的決定是這些光伏企業紛紛倒閉的原因?
恒基光伏:從上市到破產
據資料顯示,恒基光伏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公司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練市工業園區。2012年10月22日,恒基偉業控股60%的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收購了江西賽維LDK太陽能有限公司增發的19.9%股份,恒瑞新能源另一大股東為新余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股40%。
此前,媒體報道恒基光伏董事長兼總經理徐建榮疑似跑路。但隨后徐建榮本人及恒基光伏予以澄清,并表示公司遭遇困難,但董事長并未跑路。兩個月前還處在IPO申請階段,如今卻進入破產程序,恒基光伏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過去數月的經歷跌宕起伏。
據了解,目前湖州市政府工作組已進駐恒基光伏,計劃做該公司破產重組工作。而在此前的5月18日,因為恒基光伏幾個大股東的壓力,湖州南潯區政府組織召開了一次股東會議,要求恒基光伏盡快啟動重組。
一位知情人士則透露,恒基光伏欠款總額高達六億,包括數家銀行貸款、供應商欠款、民間借貸和第三方擔保等。其中,銀行貸款超過三億,涉及兩百多家供應商的欠款超過一億。
Conergy:出售公司自身品牌
7月5日,曾為歐洲最大太陽能集團的德國Conergy宣布將申請破產。熟悉內情人士透露,Conergy即將與亞洲投資者達成收購公司大部分股份的協議。Conergy表示,公司對“清算程序下實現全部業務運營的連續性”仍然有信心。
最新消息顯示,Conergy旗下全球銷售部門已經被美國私募股權集團KawaCapital收購,但該項交易不包括支架系統及組件生產部門,該公司破產管理人希望,隨著法蘭克福組件工廠恢復生產,其他部門也能銷售出去。
美國資產管理公司KawaCapitalManagementInc的降臨如同拯救Conergy全球銷售及服務部門的一位白衣騎士,同一天,這家德國光伏制造商宣布其位于法蘭克福的組件工廠已經恢復生產。Conergy公司宣稱,作為與邁阿密Kawa集團交易內容的一部分,Conergy將出售公司自身的品牌。
Conergy曾是歐洲最大太陽能集團,去年營收4.74億歐元(6.11億美元),運營虧損8300萬歐元。在2007年太陽能行業繁榮的高峰時期,Conergy的市值超過22億歐元,如今只有5700萬歐元。
Gehrlicher:銀團終止貸款
德國另一家公司GehrlicherSolar也成為最新申請破產的企業,負責全球兆瓦級光伏發電專案的規劃、建設、融資與運營。7月9日,公司宣布,由于某銀行財團終止其一項總額達1.095億美元的貸款,促使該公司決定申請破產。該公司在2012年EPC公司規模排名中排在第二十二位。
Gehrlicher公司創建于1994年,因其大型光伏農場而在業界名聲大噪。總部位于德國慕尼黑的Gehrlicher還負責交鑰匙屋頂發電系統的規劃和建設,其子公司與合資企業則遍布法國、英國、巴西、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印度、南非和美國。
該集團下屬姐妹公司GehrlicherSolarManagement為投資者管理著大約25個光伏基金以及私募投資。然而,GehrlicherSolar公司的破產將對其運營產生多大的影響還無法明確。目前GehrlicherSolar公司擁有大約250名員工,2011年該公司營收達3.23億歐元。業內人士分析,經濟不景氣和需求疲軟導致德國安裝商生存環境艱苦,而歐盟逼迫主要產品進口地中國抬高出口價格,進行價格承諾,會為歐盟地區的下游安裝商們帶來更大的的壓力。
Hoku:天威新能源出血埋單
Hoku是美國的太陽能多晶硅巨頭企業,日前向波卡特洛聯邦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其債務約為十億美元。Hoku的合作伙伴包括晶科能源、尚德等。
2009年10月,天威集團旗下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收購Hoku。當時這筆成本1億余美元的收購,被一些業內分析人士稱為中國光伏行業低谷期“令人振奮”的資本運作。“天威新能源一直想將Hoku作為涉足美國的基地。”一位曾去美國考察這家公司的證券分析師介紹。
四年過去了,天威新能源當初的設想不僅沒能實現,反而因為連續虧損,不得不將Hoku公司關閉。同時,圍繞Hoku從多家中國銀行上億美元貸款的償還問題仍沒完結。最終償還這些貸款的責任極有可能由天威新能源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