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商務部發布年度第48號公告,決定自2013年7月24日起,對來自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采取征收保證金臨時反傾銷措施。其中,自美國進口的太陽能級多晶硅的傾銷幅度為53.3%-57%,自韓國的進口的太陽能級多晶硅傾銷幅度為2.4%-48.7%。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美國、韓國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多晶硅價格將上漲,國內多晶硅行業將迎來機會順勢而起。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對此表示支持,“2012年以來,美國和韓國多晶硅企業以遠低于其成本的價格向我國大量傾銷多晶硅,嚴重影響了我國多晶硅行業的健康發展。商務部對美國和韓國多晶硅的反傾銷初裁,是促進我國多晶硅行業實現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但是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初裁裁定的傾銷稅率對國外多晶硅企業傾銷行為影響有限,很難給國內多晶硅企業帶來實質性的保護,更多的是作為光伏產業“雙反”貿易戰的博弈籌碼。
終有結果
利好有限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共進口多晶硅6.46多萬噸,同比增長36%,其中從韓國進口2.13多萬噸;從美國進口僅次于韓國,為1.74多萬噸。分析人士表示,韓國OCI、美國Hemlock等企業享受政府優惠貸款及巨額補貼,Hemlock的補貼甚至高達1.5億美元,而他們的主要市場均是中國。
2011年下半年以來,國外多晶硅企業持續對中國多晶硅市場低價傾銷,使得國內多晶硅價格持續下滑,遠遠低于大多數國內企業生產成本,導致近九成中愉多晶硅生產企業虧損甚至停產,整個多晶硅行業陷入危局。
“對于中國光伏產業來說,我們需要的不是傾銷的多晶硅產品,而是先進的生產技術。傾銷只會壓垮我們的企業,破壞我們的產業,卻不能帶來先進技術。”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表示。
2012年4月,國內四大多晶硅企業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賽維LDK太陽能有限公司及重慶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向商務部反映了國內多晶硅生產企業的經營困境,并正式申請對美國、韓國及歐盟進行多晶硅“雙反”調查。
2012年7月20日,商務部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對原產于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調查。2012年11月1日,在歐盟正式宣布對產自中國大陸的光伏組件、關鍵零部件如硅片等發起反傾銷調查之后,商務部發布公告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并與上述對美、韓多晶硅產品的調查行動合并。
然而調查結果遲遲未公布,甚至幾次出現“不了了之”的傳聞,又幾次推遲發布結果,直到7月18日終有一份初裁結果發布,“雙反”調查取得實質性進展。
江蘇中能硅業副總經理呂錦標表示,美國、韓國的多晶硅產品存在接受政府補貼和以低于正常價大量傾銷中國的事實,極大影響了國內多晶硅行業的發展。商務部初裁維護了我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將對整個國內多晶硅行業發展帶來重大轉變。
“國外多晶硅產品確實存在傾銷,他們的銷售價格低于其生產成本,對我國的多晶硅企業帶來很大的沖擊與破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分析師謝晨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只有4家多晶硅企業還在生產,如果國內的多晶硅企業完全垮掉,那我國的光伏產業就會完全受制于人,之后,多晶硅價格上漲幾乎是必然。”
商務部7月18日初裁認定,原產于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產品存在傾銷,中國國內多晶硅產業受到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決定自2013年7月24日起,對來自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采取征收保證金臨時反傾銷措施。其中自美國進口多晶硅的傾銷幅度為53.3%-57%,自韓國進口的傾銷幅度為2.4%-48.7%。
但對這一結果,業內人士表示保護效果可能很有限。
貿易戰博弈籌碼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份初裁結果另有玄機。
初裁認定,自美國進口的太陽能級多晶硅的傾銷幅度為53.3%-57%,自韓國進口的太陽能級多晶硅的傾銷幅度為2.4%-48.7%。業內人士分析,美國多晶硅企業的反傾銷稅率遠高于韓國企業,而占據國內多晶硅市場份額約30%的韓國OCI理應屬于重點的制裁對象,征收更高稅率,但它僅面臨2.4%的最低反傾銷稅。“2.4%的稅率對韓國OCI根本沒有影響,傾銷還將繼續,甚至還有可能趁其他企業被制裁時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多晶硅“雙反”調查的另一對象,歐盟不在此次初裁范圍之內。據統計,今年1-5月,我國進口多晶硅累計達3.4萬噸,其中從韓國進口8150噸,從德國進口1萬噸,從美國進口1.15萬噸。歐盟尤其是德國已經成為我國多晶硅進口的一個重要來源地。有知情人士稱:“對歐盟多晶硅的反傾銷調查仍在調查期內,還有一些后期程序未完成。”
“之所以有這樣的初裁結果,有可能是因為"雙反"博弈。”一位多晶硅資深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美國已經對我國光伏產品實施"雙反"懲罰稅率,對美國征收較高反傾銷稅,一則加以反制,同時也是警示正在進行談判博弈的歐盟;對韓國,則是因為韓國并沒有參與對我國光伏產品的"雙反"圍攻;對歐盟暫不公布結果,是作為一個重要的談判籌碼,逼迫歐盟在8月份公布的仲裁結果中妥協。”
6月4日,歐盟初裁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若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屆時稅率將升至47.6%。距離談判窗口關閉,只有十幾天。據了解,目前中歐雙方仍在價格這一核心問題上僵持,中歐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