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汽車需求量仍將保持增長勢頭,由此帶來的能源緊張和環境污染問題將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替代燃料汽車,既是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推動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緊迫任務,也是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舉措!豆澞芘c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實施一年了,我們取得了哪些成果,有哪些經驗教訓,未來發展之路該如何走?本報將分別就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替代燃料汽車一年來的發展推廣工作做一回顧總結。
新能源汽車有望加速推進
Ⅰ 技 術
“在全球對于電動汽車的電池的研究給予持續推廣、持續研究的投入和產業化投入當中,近3年來,電動汽車電池的容量比能量和電動汽車壽命增長了一倍,而價格降低了50%。這也告訴我們,我們要努力去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推動這方面的產業化,來使它更多適應市場的需求。我們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首先要繼續把技術創新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培育的中心環節;第二,要建立完善的電動汽車創新鏈、產業鏈和它的價值鏈;第三,要建立科技資源,開發共享的機制,鼓勵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相關高校科研機構和有條件的企業,加強科學儀器、監測設備,實驗平臺,標準信息,以及商業化示范運行的各種成果和心得之間的互相交流。第四,應繼續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綜合應用示范,創新商業模式,加快設施規劃建設。我們的目標是一定能夠達到的!
———科技部部長萬鋼在“2013上海國際電動汽車示范城市與產業發展論壇”做出如上表述。
“新能源汽車發展還需要一個艱難過程。我國不僅在傳統汽車技術上和國際水平有差距,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上和國際水平也并非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從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情況看,不管是整車、電池還是控制系統,和國際上的汽車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都還有一定差距,目前還存在核心技術缺失、產品一致性不足、地方政府保護等一系列問題。”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汽車行業“兩會”代表委員座談會上表示。
“從總體看,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產業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例如,尚未完全掌握核心技術,如動力電池隔膜、驅動電機的關鍵部件和先進的制造裝備還依賴于進口,汽車節能核心技術也未完全掌握,與發達國家的市場化差距逐漸拉大。我們必須正視差距、吸取經驗,加快組織行業共性技術攻關。在充分發揮企業積極性的基礎上,應加強產學研用相結合,組織行業共性技術攻關研制。例如,提升鋰電池的技術水平,將電池密度提高到每公斤250~300瓦時、使用壽命增到1500~2000次、進一步降低造價等是電動汽車市場化的必要條件。用踏實的態度和嚴謹的精神去推動新能源汽車這項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在“2013年全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峰會”上表示。
未來暢想
美國著名IT分析師羅布·恩德勒7月15日在美國數碼趨勢網上發表署名文章,對新一代電動車的技術做出前瞻。他認為,感應充電、鋰空氣電池和超級電容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將會被結合入下一代電動車中,這不僅將徹底解決電池能量問題,也會把電動車的技術推升到全新的高度。
感應充電技術能讓電動車在無需物理連接電源的情況下就完成充電;鋰空氣電池技術以空氣中的氧氣作為陰極反應物,相比普通鋰離子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能夠克服目前鋰電池的容量不足,行駛距離有限的缺點;超級電容則被認為有可能成為鋰電池的替代品,目前已經應用于新能源客車中。
同時,美國下大力氣研發燃料電池汽車。美國能源部前部長朱棣文曾表示,燃料電池的普及需要在氫的制造、運輸、儲藏及制造低價燃料電池這4個方面出現“奇跡”。
Ⅱ 產品
我國規定的新能源汽車到底是哪幾類車型?《規劃》中給出明確答案: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
經過一年的推廣,新能源汽車已經應用于城市公交車、市內出租車、城市物流車、環衛車、電力工程車等等,下一步的主要目標就是打開私人購買、公務車采購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2012年銷售新能源汽車12791萬輛,同比增長103.9%,其中,純電動汽車為11375輛、插電式混合動力1416輛。2013年上半年銷售新能源汽車5889輛,比上年同期增長42.7%,其中,純電動汽車5114輛、插電式混合動力775輛。
《規劃》中目標銷量為:到2015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要達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這里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2015年的50萬輛與2020年50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數量目標到底能不能實現?
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王秉剛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做出如下回答:“如果大家一起努力,措施得當,完成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而且我還特別強調,完成50萬輛指標的意義更為重要。因為這個數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電動汽車產業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如果用比較學術性的詞語來說,它意味著電動汽車這一新興產業走出了‘導入期’;用通俗的語言,有人稱完成了‘破殼之旅’。”總之,意味著電動汽車大批量進入市場的所有難點獲得了解決,產銷轉入快速發展階段。這個里程碑的最低數量是多少,不可能有一個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