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可廣泛應用于智能交通、環境保護、公共安全、智能家居、醫療健康、食品追溯等眾多領域。在物聯網的時代,人們目前的生活方式將得到極大程度的改變。大大小小的物體都將成為互聯網用戶,萬物成了我們的同類,它們彼此可以自行交流,而不需要人類的干預。
歐洲智能系統集成技術平臺在《物聯網2020》報告中分析指出,物聯網的發展將經歷4個階段:2010年之前射頻識別被廣泛應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藥領域;2010年至2015年,實現物體互聯;2015年至2020年,物體進入半智能化;2020之后,物體進入全智能化。
物物相聯不僅能提高經濟效益,大大節約成本,而且能為全球經濟復蘇提供技術動力。物聯網產業鏈的4個環節——標志、感知、處理和信息傳輸,分別對應射頻識別、傳感器、智能芯片和無線傳輸網絡4個領域的技術。作為物聯網技術的基礎,射頻識別技術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射頻識別領域的市場規模已從2007年的49.3億美元上升到52.9億美元。
全球范圍內物聯網產業的整體規模2010年將達2800億美元,約為2006年時的11倍,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9%。美國咨詢研究機構福里斯特研究公司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物互聯的業務所帶來的產業價值是現有的人人互聯的產業價值的30倍,物聯網被稱為是下一個萬億級的通信業務。
我國在物聯網技術方面雖然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在總體上畢竟還處于起步階段。2010年4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負責人在首屆物聯網應用高峰論壇上表示,為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我國將采取四大措施支持電信運營企業開展物聯網技術創新與應用。這些措施包括:
一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科技創新。同時結合物聯網特點,在突破關鍵共性技術時,研發和推廣應用技術,加強行業和領域物聯網技術解決方案的研發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應用技術為支撐突破應用創新。
二是制訂我國物聯網發展規劃,全面布局。重點發展高端傳感器、MEMS(微機電系統)、智能傳感器和傳感器網節點、傳感器網關;超高頻RFID()、有源RFID和RFID中間件產業等,重點發展物聯網相關終端和設備以及軟件和信息服務。
三是推動典型物聯網應用示范,帶動發展。通過應用引導和技術研發的互動式發展,帶動物聯網的產業發展。重點建設傳感網在公眾服務與重點行業的典型應用示范工程,確立以應用帶動產業的發展模式,消除制約傳感網規模發展的瓶頸。深度開發物聯網采集來的信息資源,提升物聯網的應用過程產業鏈的整體價值。
四是加強物聯網國際國內標準,保障發展。做好頂層設計,滿足產業需要,形成技術創新、標準和知識產權協調互動機制。面向重點業務應用,加強關鍵技術的研究,建設標準驗證、測試和仿真等標準服務平臺,加快關鍵標準的制定、實施和應用。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整合國內研究力量形成合力,推動國內自主創新研究成果推向國際。
目前美國、日本、德國、英國、芬蘭等國都投入巨資深入研究物聯網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