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產業仍未告別寒冬
業內人士認為,應扶持優勢企業轉型升級提高競爭力
伴隨著“雙反”爭端逐漸進入白熱化,多晶硅行業在徘徊中走過了2013的上半年。
盡管年初曾有不少業內人士寄希望于整個行業觸底反彈、逆勢而起,但復蘇的勢頭顯然低于預期。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多晶硅產量為2.8萬噸,凈進口量約4.1萬噸,總供應量6.9萬噸。而國內電池片產量為11.3吉瓦,多晶硅消費量為6.9萬噸,同比下滑4.2%,上半年多晶硅供需基本平衡。
產能利用率不足30%
據了解,上半年,我國多晶硅現貨價格呈先揚后抑的趨勢。受“雙反”預期影響,今年初多晶硅市場止跌反彈,國內現貨價格從去年底的11.5~12.5萬元/噸上漲至3月底的14.3萬元/噸,增幅為19.2%。但從4月初開始,多晶硅“雙反”預期推遲、國外多晶硅傾銷加劇、企業出貨艱難等因素導致多晶硅價格逐漸回落,5月底價格降至12.1萬元/噸,跌幅為15.4%。由于價格跌至成本線以下,成本支撐價格明顯,加之各大廠商對多晶硅“雙反”初裁預期,并采取謹慎觀望態度,6月份多晶硅現貨價格維持穩定。
歷經2011~2012年多晶硅光伏價格快速下跌之后,目前國內多晶硅產業已經陷入大規模停產的境地。從全國的情況來看,已投產多晶硅企業為43家,僅剩6家企業尚在開工生產,其余企業均已關閉生產線,即有86%企業已經停產。國內在全球排名前十的企業也僅有2家仍在維持生產,且產能利用率也大幅下降;如果考慮已經關停的企業,國內整個產業的產能利用率不足30%。
同時,五成的光伏企業處于停工狀態,其他三成企業減產一半,其余20%處于勉強維持狀態。
上半年國內多晶硅產量較去年有明顯下滑。據硅業分會統計,上半年國內多晶硅產量為2.8萬噸,同比下滑23.6%,其中僅國內最大生產企業江蘇中能一家產量已超2.2萬噸,占國內總產量78.6%。
市場供需基本平衡
“多晶硅作為光伏產業鏈上游的重要環節,在整個行業尚未復蘇回暖之前,出現停產、降價等現象并不意外。”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多晶硅行業正處于深度調整期,在經歷了最初的無序發展之后,當前最主要的是讓產能與市場需求相適應。而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上半年,我國多晶硅供需基本平衡。上半年國內多晶硅產量為2.8萬噸,進口多晶硅量約為4.1萬噸,總供應量為6.9萬噸,而上半年多晶硅消費量為6.9萬噸,因此上半年多晶硅供需基本平衡。
根據該協會的預計,由于受歐盟“雙反”影響,歐洲市場需求量將有所減緩,而國內市場及亞太市場的需求將呈現增長態勢,下半年市場需求增長幅度不大,預期下半年國內晶硅電池的產量為12吉瓦,出口的份額將在7吉瓦左右,更多的電池片將用于國內及亞太市場。受之影響,再加之多晶硅企業對下半年多晶硅“雙反”的積極預期,部分企業有復產計劃,初裁一旦出臺,預計下半年國內多晶硅的產量將高于上半年,預計下半年多晶硅產量約為4.2萬噸,而進口多晶硅將下滑至3.1萬噸,總供應量在7.3萬噸左右。
繼續扶持優勢企業
面對當前眾多多晶硅生產企業的困局,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停產且生產成本較高的企業恢復生產的可能性并不大。
由于遭遇國外傾銷,價格低于國內最先進企業成本,多晶硅行業多年來一直戴著“兩高一資”帽子,而且國家出臺的政策落地難,行業難以有良好的預期,銀行對多晶硅企業避之不及。“老的貸款不緊著追債就算好的,新的信貸沒有指望。多晶硅是個資本密集行業,沒有銀行的支持是寸步難行的。
即使價格能回升到某些企業的現金成本之上,經過長期停產之后的企業缺乏流動資金的情況下也是難以恢復生產。”一位光伏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與該人士的看法相似,孟憲淦也認為現在對于多晶硅產業首要的已不是停產復產的問題。“研發技術、提升質量都需要資金的投入,但在缺乏流動資金和銀行支持的情況下,讓企業進行再投資并不現實。當前,最主要的是國家能盡快出臺包括電價政策在內的相關政策,同時,繼續扶優扶強,對先進企業繼續支持。”硅業分會也在其半年報告中呼吁,在我國多晶硅優質產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銀行應深入了解多晶硅光伏產業發展前景,選擇3~5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行業內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勢多晶硅企業,支持它們技術升級改造,提高競爭力。
“落后的必須淘汰,為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在產業調整過程中也應該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孟憲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