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輔材的春天?
在硅材料下降空間已然有限的當下,非硅輔材價格能否繼續下降,將對組件的價格競爭力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近日,蘇州中來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來光伏)宣布其獲得了中國國內首張TüV背膜認證證書。
公開資料顯示,盡管同樣面臨行業不景氣之困,但受整體裝機規模擴大刺激,正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包括背板、銀漿等光伏輔材行業。
而從近期的市場情況看,包括一些一線企業在內,企業經營狀況并未有任何好轉,甚至部分企業的毛利率仍在繼續下降。這也意味著,降低成本仍然是中重之重。在硅材料下降空間已然有限的當下,非硅輔材價格能否繼續下降,將對組件的價格競爭力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不過,對于國產輔材的考驗,也正在逐步來臨。
最近,一份專門針對地面電站的調研報告就顯示,過低的電價正形成惡性循環:發電企業壓縮成本導致設備質量參差不齊,市場正顯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形。
而另一個對國產輔材的威脅,則來自于下游的倒逼機制。一些光伏電站投資者為了打消接盤者對電站質量的擔憂,正通過委托第三方檢測等方式,以增加對電站采購以及建設環節的質量控制。
國產化步伐加快
在今年的3月份,中天科技發布公告稱,將對中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單方面增資1億元。
資料顯示,中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由中天科技與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光伏背板項目團隊合資設立,注冊資金1億元。其中,中天科技以現金出資7000萬元,占注冊資金的70%;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光伏背板項目團隊以技術出資作價3000萬元,占注冊資金的30%。該公司將專業從事太陽能電池背板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
根據中天光伏材料的規劃,預計2013年7月可以實現1500萬平方米背板產能,2013年貢獻收入1-2億。未來公司將逐步投放共4000萬平米背板產能,產值達16億元。
另一家同樣是在A股上市的公司——蘇州固锝于去年11月份也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晶銀新材近日與蘇州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書,雙方擬在太陽能電池用正背面極漿料以及其它關鍵光伏材料產品的試樣、開發、推廣等方面開展合作。資料顯示,晶銀新材成立于2011年8月,專注于太陽能電池正面電極漿料的本土生產。
而主要從事聚酯薄膜生產的企業——裕興股份則表示,前幾年,國內太陽能光伏電池和組件的產能大幅增長,遠超全球市場需求,導致普通太陽能背材基膜的產品銷售價格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公司將加快研發特種太陽能背材基膜的進度,這樣既能滿足下游客戶的特殊需求也能提高太陽能背材基膜的綜合毛利率。
無獨有偶。
中來光伏近日則稱,其已經獲得了德國萊茵TüV頒發中國國內首張TüV背膜認證證書。
除了國內企業正加大進入光伏輔材的力度外,國內的組件企業也開始應用國外一些新進入這個領域的企業的產品。
最近,位于江蘇的組件企業——江蘇賽拉弗光伏系統有限公司就表示,將在其單晶和多晶系列組件上應用富士膠片有限公司新近推出的光伏背板。
質量的考驗
有數據顯示,在一些關鍵的輔材中,國產化比例仍然較小,還處于一個起步階段。
以背板為例,近80%的市場份額仍然被Isovoltaic、臺虹科技等幾家大公司占據,雖然目前國內的蘇州賽伍、蘇州中來、回天膠業、樂凱膠片等公司已經能生產一定量的背板,但仍處于起步階段,與前述打公司依然有一定的差距。
不過,從當前光伏制造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行業發展趨勢來看,輔材國產化可能已是大勢所趨。
相關報告顯示,決定光伏輔材行業競爭的要素,主要包括產品質量、長期的客戶關系和價格等。而就國產輔材而言,除了具有價格優勢外,產品質量能否達標,則成為了決定其后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有市場調研報告顯示,由于光伏補貼電價下降過快,采用不合格輔材的組件正在進入市場,并有“劣幣驅逐良幣”的趨勢。
盡管產品質量不合格與國產化并不能劃等號,但大量國產輔材的應用,無疑仍將會增加一些電站投資者的顧慮,尤其是專業的電站投資商。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一些投資者正通過選擇第三方的檢測機構,以確保在設備采購、電站建設中的質量把控。航天機電總經理徐杰就認為,通過選擇第三方的檢測機構,可以增加投資者對光伏電站質量的信心,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投資光伏電站。
“對于當前的大部分電站投資者而言,其主要模式還是以BT或BOT為主。出于現金流等方面考量,不可能大規模持有電站。但在沒有保險等擔保機構介入的情況下,如何打消投資者對電站質量的疑慮,是當前的難題。”徐杰稱。
這種來自于下游市場的倒逼機制,有可能正在成為輔材國產化的最大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