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全球第一臺心臟起搏器植入人體后,就有人質疑,這個程序會被黑客攻入嗎?2008年,事實回答了這個問題,它確實可以通過遠程遙控控制心臟起搏器,制造謀殺。
今天看來,這些應用都屬于物聯網的范疇。ARM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MikeMuller上周四在上海發布了題為“物聯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白皮書時表示,物與物連接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相關的設備也早已悄無聲息地滲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中。以ARM自身為例,公司總部大樓在20世紀90年代興建之時就采用了電子設備,早就可以坐在世界某一端的電腦前操控每個房間里的空調。
然而,突然之間,物物相連被掛上了物聯網的概念后,立刻就變成了一個很潮的事物、一個很時尚的行銷概念。那么究竟今天的物聯網有多少新的東西,ARM是如何理解物聯網發展趨勢的,Mike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將物聯網發展分為三步。
小數據匯聚成大數據
目前,領先的科技公司都在進行所謂的“大數據分析”,幫助推動業務。但是在Mike看來,要分析大數據,必須要有小數據才行。比如說一個消費設備,消費者是什么時候買的、在哪買的、第一次用是在什么時候、是在什么地方用的等等,把這些監測到的數據整合起來分析,就會形成了解個人消費行為的有價值的數據。
在物聯網中,小數據將來自傳感器、控制器及其他嵌入式智能器件,再通過網絡將個人的一些本沒有價值的小數據連接之后,就會匯成有價值的大數據。
對消費者而言,物聯網的核心是個人應用、提供便利和促進健康,即將個人日常生活數據進行采集。比如將每天使用的體重儀與智能手機連接起來,對體重指標進行記錄,當生活方式不是很健康的時候,手機會自動提醒。
再比如,嵌入式智能器件的應用可以幫助消費者在繁忙的都市中尋找停車位。通過數據監測、收集和共享,消費者能夠快速了解附近哪些停車場有空余停車位;對停車場的運營企業來說,這些收集到的信息可以幫助判斷分析哪些區域屬于熱門商業區,從而相應提升泊車價格。
這些小數據原本沒什么價值,一旦把他們集結起來,變成大數據的時候,就變得有價值了。Mike表示:“小數據的累積是非常重要的,ARM不是谷歌、不是IBM,我們不做大數據,我們從小數據入手。”
在物聯網中,服裝、珠寶、恒溫器、醫療設備、家用電器、家庭自動化、工業控制,甚至是燈泡都可能進行交互。Mike同時強調,沒有單獨的一家公司能夠了解整個產業鏈,也沒有一家公司能夠提供全部的解決方案。所以,小到感應器大到城市的智慧化,都需要協同合作,總結來說,就是要多樣性,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他說,科技一定會不斷地促進新的應用產生,因為每人都有一定的想像空間,這么小的微處理器,不同的人肯定會有不同的想像和利用空間。
產業規模需要標準化
然而,雖然控制設備是物聯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它終究只是一部分。物聯網允許任意設備在任意位置加入并將所有設備連接在一起,但困難的是,如何使這項工作相對用戶來說,能夠做到盡可能簡單、方便、流暢,就像當今網頁與設備的交互那樣。
即使對IT技術人員來說,整合家里購買自各個廠家的終端產品時也會發現很不容易。那么到了物聯網社會,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連網了,一個家庭可能有成百上千個終端要整合,那該有多復雜;再放眼整個物聯網,屆時該有多少連接,這么多產品怎么整合在一起提供價值,答案無疑是標準化。
Mike表示,互聯網之所以能夠正常運作,就是因為一個協議和服務層掩蓋了這些層下的復雜性。那么物聯網也需要更多的標準化層,使應用程序能夠以可靠的方式與那些消費者已經授權的服務共享數據。
要使這種共享方式能夠像今天的互聯網一樣簡便易用和流暢,還有更多工作要做。因此,物聯網的關鍵是如何將所有這些設備連接到同一個網絡中、并進行此類小數據的可信共享,以實現大數據服務。
標準化的進程是相當不易的,在Mike看來,未來的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物聯網社會會有一段群雄混戰的春秋戰國期,一定會出現一些競爭和整合,不同的組織成立一個統一的標準,因為這個市場實在太大,因此不可能只有一個標準。
他認為產業會出現幾個組織幾個標準,再經過整合以后,一個區域會出現一個統一的標準。
Mike稱,他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可能在過程當中,消費者會覺得有些挫敗感,會經歷一個混亂的時期,但這是一個必須經過的演變過程。他希望產業界在小數據領域,能夠通過ARM架構建立一些共識和標準。
ARM將處于物聯網中心位置
走好這三步,物聯網就會實現產業規模化發展,那么這三步需要多長時間,在Mike看來,也許十年過后,往回看,物聯網的規模化大發展已經開始了。
這是一塊龐大的市場,如果說移動互聯網擁有100億個單位,則物聯網將包含1000億個單位。
根據家用電器制造商協會的預測,到2020年,智能家電市場(即能夠監視和控制用電量的家電)的價值將從目前的6.13億美元增長至349億美元。,據ComputerScienceCorporation的預測,到2020年,常規數據會增長10倍,達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