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勒110千伏中心變電站GIS組合電器母聯電流互感器更換工作,在檢修員工52個小時的連續奮戰下,于6月18日凌晨4時全面恢復供電。這次改造,刷新了巴州公司同類型更換工作用時最短的新記錄。
周密謀劃 全力以赴
庫爾勒110千伏中心變電站始建于1997年,是當時巴州電網首座全封閉室內變電站。隨著城市和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用電量逐年快速攀升,巴州電力公司于2011年用時7天,首次對中心變電站110千伏中南出線電流互感器進行了更換。
為確保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巴州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同時滿足即將建成投運的庫爾勒大墩子220千伏變電站220千伏進線跨越110千伏鐵北線,巴州電網南環開環運行的需要,巴州公司決定用4天時間再次對庫爾勒中心變電站110千伏母聯電流互感器進行更換。
巴州公司高度重視,在工作前做就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從前期計劃到最后實施,從制定“四措一案”到現場演練,從大到具體實施步驟小到備品備件耗材清單,周密準備了7天時間。
運維檢修部技術專責王新喜告訴記者,在6月份安全生產月活動中實施這項工作難度和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巴州公司成立了以副總經理劉澤平為組長的協調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庫爾勒110千伏中心變電站改造工作進度、施工安全、檢修工作、運行操作、驗收等日常管理工作,明確了職責。
運維檢修部、電力調控中心、營銷部提前編制了改造施工保障方案、改造工程組織結構圖、110千伏中南線1865檢修事故預案以及改造期間有序限電方案等。重點加強了工程生產組織協調,從而統一了員工的思想認識,細化了方案措施,明確了責任分工,確保各項工作組織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為確保
庫爾勒中心變電站更換工作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堅實的組織保證。
老將出馬 不減當年
6月16日00:30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改造戰役打響了。檢修員工進入現場各就各位,負荷轉移、電網調控、營銷服務等保障措施在巴州電網中開始運行。
工作負責人肖東輝在檢修崗位工作了20多年,見到他的時候已經連續在現場工作29個小時,1米9的大高個,消瘦的臉上顯得有些疲憊。領導怕他超負荷工作身體受不了,催促他回家休息,可他還是執意堅守在技改第一線。
作為改造工作的負責人,他感到責任重大,昨晚半夜回家休息了4個小時后,他還是放心不下工作進度,再次趕到了改造現場,與同事們一起投入到工作中。
改造工作采用24小時兩班輪換晝夜奮戰的形式進行,在進入工作現場后,肖東輝和同事們對六氟化硫氣體進行了回收、拆卸GIS組合電器母聯電流互感器、清洗零部件,在回裝過程中,將原200比5的電流互感器更換為1200比5的電流互感器,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
由于是室內設備改造,加之天氣炎熱,大伙就像是在火爐上“蒸烤”,悶熱難耐,一瓶礦泉水喝下去,一會就是滿身汗,工作服總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但檢修更換工作一刻也沒有耽擱。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進度也在不斷地加快,肖東輝與同事們用實際行動提前完成改造任務的奮斗目標。
新手上陣 難忘細節
在采訪中,肖東輝告訴記者,年輕人田東在這次改造工作中表現的十分突出。
在改造現場我們見到了他。田東,個子不高,濃眉小眼,一說話先笑,是個靦腆的小伙子。聽說記者要采訪他,漲紅了臉,低頭沉默的樣子顯得有些拘謹。他一再表示這都是本職工作,沒什么好說的,也不覺得辛苦。
“能談一談這次改造工作中你感觸最深的事嗎?”在記者的啟發下,田東打開了話匣子。
讓他最難忘的事,是一個膠墊的故事。
他與同事們按照工藝要求認真地完成了設備回裝工作。在對GIS組合電器母聯電流互感器充氣靜止2小時后,大伙用紅外檢測儀對設備進行檢測并未發現異常。在肖東輝師傅的建議下,他們再次采用了“包扎法”對其設備檢測的時候,檢測儀發出呼叫聲,經過仔細檢查原來是GIS斷路器頂部封管小孔有個螺絲漏氣。經過反復檢查斷定是膠墊有細微漏氣。也正是因為這個問題,原本可以10點恢復送電的變電站,延遲到次日凌晨4點送電,這件事對田東來說是個教訓,也是實踐經驗的學習和積累。
“我感覺細節真的可以決定成敗,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學習師傅們的嚴謹和仔細。”田東感慨的說。也因為有了這次經歷,他更加熱愛自己的檢修工作了。
帶電消缺 確保供電
“注意安全!”帶電作業班班長劉偉正在鐵塔下對蔣文彬喊到,臉上的表情極其嚴肅。他們正在對35千伏石西線7號桿A相引流線發熱進行消缺處理。
由于庫爾勒中心變電站更換工作涉及范圍較廣、施工難度大、跨時較長,加之中心變電站大量負荷轉移等諸多因素,從而增大了巴州電網安全運行風險。
巴州公司為保證超負荷線路的安全穩定供電,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