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25日發布消息稱,早前召開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座談會,傳達國務院第12次常務會議精神,研究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具體措施,并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建設工作進行了部署。
具體而言,能源局局長吳新雄指出,要抓緊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指導意見的要求,大力開拓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重點在經濟發達地區選擇網購電價格高、電力負荷峰谷差大、補貼相對少、用電量大且負荷穩定的工業園區,按照“自發自用、就地消納”原則開展分布式光伏應用示范。
此外,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要落實好光伏安裝條件,處理好光伏發電投資業主與電力用戶和電網公司的關系,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保障示范區建設順利實施。
從中可以看出,分布式光伏發電將成為國家政策支持的重點,優先補貼自發自用的項目,并實行度電補貼,以較少補貼額撬動光伏裝機。
6月1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光伏六條”:一是加強規劃和產業政策引導,促進合理布局,重點拓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二是電網企業要保障配套電網與光伏發電項目同步建設投產,優先安排光伏發電計劃,全額收購所發電量。
三是完善光伏發電電價支持政策,制定光伏電站分區域上網標桿電價,擴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規模,保障對分布式光伏發電按電量補貼的資金及時發放到位;四是鼓勵金融機構采取措施緩解光伏制造企業融資困難;五是支持關鍵材料及設備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加強光伏產業標準和規范建設。六是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做優做強,抑制產能盲目擴張。
“光伏六條”與去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五條政策措施,基本相同,只多了一條“鼓勵金融機構采取措施緩解光伏制造企業融資困難。
而去年五條措施提出的減少政府干預,禁止地方保護的條款在新六條中卻不見。其中,去年的五條措施中的并網難,國網已經有措施專門支持。
施正榮去年曾對國務院調研組表示,企業不需要多少直接貸款,只需要政府明確未來的新能源電力發展規劃。但此后,施正榮的尚德電力被國資接管,大銀行追債——一批龍頭企業都在苦苦掙扎。
實在的、對企業真正有用的措施卻遲遲不見出臺。“十二五”規劃的光伏裝機一調再調,至今沒有準數。國家發改委發出3月份發布《關于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通知》的征求意見稿后,至今沒有正式版,度電補貼不確定,業主和開發商都懸著。
可再生能源附加基金不夠用的情況,存在多年,一直無解。一方面并沒有按照標準足額征收,另一方面補貼了大批“窩電”的新能源電站。
相較與前期補貼裝機,度電補貼較為有效,能以同樣的資金撬動裝機發展,奈何標準一直不出。而全額收購本是《可再生能源法》的規定,在實踐中約束力不強,退化為保障性收購。
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早在光伏企業出現困難時,即以有專家提出,由市場推動。但過去兩年,效果并不好,地方政府因為牽涉太多往往成了主角。
今年年初,有多個版本銀行對光伏企業支持的消息。業內人士卻說,銀行貸款也有差異化,并不是完全根據市場或企業前景發放,多數企業并沒有獲得貸款。
前述諸多政策落地遲緩,影響到企業和投資機構的預期。總體上反而延緩了國內市場的啟動,已經啟動的建設也可能因為政策落地慢,遭遇并網和補貼難題。
所以,還是得看政策出臺,更得等政策落地。不過,好在企業已經熬過了最壞的時刻,政策的明晰將規范下一輪光伏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