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歐盟發起針對中國光伏產業進行雙反制裁,接著又給了兩個月的緩沖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貿易摩擦從光伏迅速擴展到葡萄酒,最近又燒到了不銹鋼管。局勢愈演愈烈,如何收場?
“真正的談判才剛開始。”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相關負責人6月13日表示,目前商會正在做積極準備,希望通過中歐雙方業界的合作爭取在兩個月之內達成和解方案,“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保住中國的光伏產品在歐洲的市場份額。”
據了解,中國近日將再派代表團赴歐盟首都布魯塞爾就光伏雙反案進行磋商。歐盟方面對此次磋商的態度較以往顯得積極。
摩擦升級之路
“60天是一個窗口,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窗口自然關閉。”在歐盟貿易委員會6月14日的記者會上,力主對制裁中國光伏產業的歐盟貿易委員會委員德·古赫特表態強硬。
“李克強總理對于中歐光伏摩擦的關注,無疑對推動該案的磋商解決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中歐經貿關系走入死胡同。”國家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茂春分析稱。
歐盟初裁結果公布后幾個小時內,中國商務部宣布啟動對進口自歐盟的葡萄酒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矛頭直指主導制裁中國光伏產業的法國。
2012年9月6日,歐委會正式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板、光伏電池以及其他光伏組件發起反傾銷調查。一個月后的10月11日,歐盟正式公布反傾銷立案的中國應訴企業名單,涉及企業達134家,其中六家大型企業為強制應訴企業,包括英利、尚德等。
對此,2012年11月1日,中國政府首次對歐盟做出反擊,商務部發布2012年第70號和第71號公告,決定即日起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
一周之后的11月7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及其主要部件啟動反補貼調查。據悉,這是歐盟迄今為止進行的數額最大的反補貼調查。反傾銷升級為“雙反案”。隨后,商務部正式啟動世貿爭端解決程序,將光伏雙反案訴訟至WTO。
今年5月22日,中國與歐盟就光伏產品雙反案進行的首輪價格承諾談判宣告破裂。
“光伏僅是歐盟遏制中國經濟的一個籌碼,如果他們贏了,很可能會將矛頭擴大到其他新興產業領域。”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他認為,雙反與中國光伏產業本身的問題也有大的關系,產能嚴重過剩、低技術水平、低創新能力的發展模式本身就有很大隱患,“我們的產量超過了全球的總需求,寄希望于歐盟、美國不對我們采取貿易限制是不切實際的。”
“要繼續保住中國光伏產品在歐洲的市場60%至70%的份額,目前看來,難度很大。”孟憲淦稱。
中方砝碼
“選擇葡萄酒而不是多晶硅對歐盟進行反制是中國政府的精心安排,是中國對于在雙反案中起不好作用的法國給予的警示,而多晶硅雙反案對德國企業影響較大。”孟憲淦對記者表示。此前,德國政府已先后多次宣布與中國達成“統一戰線”。
雖然商務部去年11月宣布了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雙反調查,但至今未對該案宣布初裁結果,且調查截止期限為2013年11月1日,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14年5月1日。
“中國與歐盟互為貿易大國,我們不希望把貿易戰擴大,如果歐盟繼續像之前一樣一意孤行,中國還有很多的反制措施可以用。”孟憲淦說。
海關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葡萄酒進口額達到26億美元,較上年增長8.9%,其中超過三分之二進口自歐盟。而原產于法國的葡萄酒占中國葡萄酒總進口的40%。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歐盟27個成員國,在雙反的問題上,有的國家得益于雙反,有的國家可能受到損失,所以對制裁中國的態度并不一致。
“支持對中國采取反傾銷措施的國家主要是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白明認為,“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也要用同樣的尺子去衡量歐盟。但我們也不能亂打,搞貿易報復,要找一些像葡萄酒這樣有針對性的案件,作為我們的切入點,在符合WTO原則基礎上,做出適當反應。”
按照歐盟相關法規,臨時性反傾銷稅將維持6個月,直到歐委會在今年12月作出終裁。如果最終裁定不變,這項臨時懲罰性關稅可能延長為有效期5年的中長期措施。中國駐歐盟使團商務公使張克寧表示,一旦實施5年47.6%的反傾銷稅,中國光伏產品基本上就退出歐洲市場了,再恢復很難。
目前,歐盟還有反補貼的牌沒有打出,中方如何應對?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一致認為,以中歐目前的地位和處境,中國還有很多牌可以打,包括進口高檔汽車,甚至是在歐盟應對歐債危機中提供的協助等等。不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相關人士表示,高檔汽車并不是一張好牌,限制高檔汽車進口可能更主要會傷害到德國。
作為中方談判的代表,上述機電進出口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處于談判關鍵時期,不便對外透露中方的談判策略和重要“砝碼”。
孟憲淦認為,談判的難點在于既要維護我們的利益,也要防止貿易摩擦升級。“如果中歐雙反不能謹慎地利用政治智慧處理此事,貿易摩擦容易有升級的危險。”
“最好的結果當然是一分錢的稅也不收。”白明預計,“比較現實的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