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被業內認為是LED照明產業迎來爆發性增長的一年,從年初開始的火熱市場將LED照明攪熱在了舌尖上,這個炙熱發燙的產業讓無數追隨者體驗到了燙手、發汗的觸動。
然而雖頭頂高科技光環,LED照明這位時代新寵,卻屢屢“攤上大事”,折戟“質量門”,以致于我們沒有享受到節能環保的實惠,卻飽嘗了劣質產品所帶來的苦楚。質次價低的產品已經嚴重影響了LED在市場中的聲譽,成為LED燈具推廣普及的攔路虎。
質量門頻發惹人憂
從LED照明發展近幾年來看,混亂、價格戰、質量門、跑路、倒閉等等關鍵字都與LED的火熱發展相伴相隨,國家給予其極大政策扶持,但目前處于洗牌期中的LED行業仍在水深火熱中。
2013年新春伊始,廣東省質監局發布了廣東省自鎮流LED燈產品質量省級專項監督抽查結果。抽檢結果顯示,在抽查的23批次自鎮流LED中,檢驗不合格17批次,不合格率高達73.9%,這一數字讓人觸目驚心。
五月中旬成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抽查了13家企業生產的LED照明、LED顯示及光伏組件產品18批次(含定期監督8家企業11批次),經檢驗,實物質量合格15批次,實物質量抽查合格率83.3%,比2011年提高3.4個百分點。其中:抽查光伏組件5個批次,實物質量合格率100%;LED照明產品11個批次,實物質量合格率81.8%;LED顯示產品2個批次,實物質量合格率僅為50%。
成都爆LED批次不合格的新聞再次將LED質量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回顧近兩年來,國家和地方質監局的抽查結果總是差強人意,LED產品質量問題頻頻曝光。
不合格項目涉及到意外接觸帶電部件的防護、潮濕處理后的絕緣電阻和介電強度、機械強度、故障狀態、色品容差、一般顯色指數、騷擾電壓、燈功率、耐熱性、互換性、功率因數、初始光效/光通量、防火與防燃等項目。
投資過熱無序競爭
LED質量問題讓人堪憂!為何LED產品如此“不堪一查”?其中投資過熱引起的無序競爭是一大原因。在國家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這一戰略任務的指導下,LED成為各地方政府的發展重點,東莞、惠州、佛山、深圳、大連、南昌、廈門等地方政府紛紛制定了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國內掀起了一股LED投資熱潮。
作為占據國內LED總產值近半壁江山的廣東,在2012年5月發布的《關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若干意見》中,將半導體照明(LED)產業列為廣東近期重點主抓的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LED產業在廣東已經形成了百舸爭流的局面。深圳、東莞、佛山都已經將LED產業列為支柱型產業發展,LED產業已經呈現出全面開花之勢。
國內LED企業迅速崛起并迅速擴大產能,為爭奪LED市場展開攻略。從國內LED產業龍頭企業三安光電到擴張產能的士蘭微再到半路出家的德豪潤達,LED產業熱潮幾乎席卷了整個行業,由于國內LED產品技術整體水平不高,國內企業普遍規模小、技術實力弱、產品檔次也比較低,LED市場競爭激烈,相關廠商爭打價格戰,同時LED產業內也出現了無序投資、惡性競爭等現象。
“現在照明產業處在一個怎么樣的發展情形?我可以說,現在國內行業,尤其是LED照明領域,基本處在一個無序競爭的混亂狀態,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陳燕生這樣談論LED產業目前的現狀。
LED盡管備受關注,但因價格過高、標準不規范等因素制約,市場潛力仍未爆發,但眾多投資商、廠家已經等不及了,大手筆的投資、大規模的擴產屢見不鮮,甚至連一些縣級政府部門也大力鼓動要建設LED產業園區。
事實上,大大小小企業、非照明類其他行業的企業,甚至還完全不了解LED產品市場的投資商也紛紛進入LED產業。量多則雜,生產廠商的混雜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產品的參差。“俗話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目前LED市場企業多而散,品牌可能多達上千個,但真正值得信任的品牌并不多。”得邦照明技術部經理宋成科表示,大量各式資本涌入,企業素質、能力、經驗、管理等方面參差不齊,也就導致輸出的產品在質量上有著很大的差別。
其次,LED照明因為售價較高、質量不穩定、性價比還有待提升等原因,始終未能啟動民用市場,市場并沒有預期的大。然而資本大量涌入導致產能過剩,引發頻繁的價格戰,甚至一個月一次報價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在國內市場,好一點的LED燈泡50~60元一只,更好一些的100元一只,差的居然只有3.5元一只。如此混亂的價格之戰的情況下,產品質量何以保障?有業內專家稱:“30元以下的LED產品質量很難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