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公司數據顯示,到2025年中國將有數以百計的城市人口超過百萬
Focus〉聚焦
有分析稱,到2025年,中國的城市人口將近10億。我們是否已經做好準備,平穩地、可持續地推進城市化?
6月7日,在財富論壇上,一場關于城市發展的討論,顯得獨樹一幟。
在西部,這樣的話題尤顯意義重大。要更好地解決交通擁堵、環境容量捉襟見肘等城市問題,是技術為王,還是從規劃入手?在財富論壇“城市發展的重新思考”上,嘉賓們觀點交鋒,目標共指可持續發展。
城市轉型
中國具有“后發優勢”
麥肯錫公司全球總裁鮑達民帶來數據:“每周都有25萬人從鄉村涌進城市,到2025年中國將有數以百計的城市人口超過百萬”。“交通擁堵、空氣污染,這是人們對大城市最明顯的兩個印象。”遠大集團董事長張躍說,這導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雖然物質生活豐富了,但幸福指數卻不高。
不僅如此,城市化所帶來的醫療、教育等資源的供給與需求矛盾,也被大家頻頻提到,鮑達民更稱“教育體系的不匹配,將令中國未來的高技能勞動力缺口超過2000萬”。
施耐德電氣公司總裁趙國華認為,由于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也較快,中國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不過,霍尼韋爾公司董事長高德威卻看到了中國的“后發優勢”。“歐洲和美國的現代城市形成時間較早,受當時科技水平發展的限制,在已成形的城市里再優化的空間十分有限。”“幾年前,提到智能電網,人們不了解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關系,但今天,我們已經在認真研究智能城市的概念。”高德威說,即使是西方國家,這方面的研究也還處于初級階段。從這個角度來說,西部城市的轉型之路,與世界幾乎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多方探索
新技術與好規劃并舉
與會者認為,技術的創新仍是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手段。
智能城市到底是什么樣的概念,大家認為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我在成都看到不少地方,都通過大屏幕告訴我們哪棟大樓有多少停車位,這種方式非常好。”高德威說。實際上,他所看到的這套系統,是“智能成都”建設的一部分。目前,物聯網、云計算、三網融合、無線城市等智能城市示范應用,已在成都啟動。
有趣的是,技術出身的張躍,關注的重點卻不是技術。“從城市規劃入手,是最樸素的辦法。”他舉例說,遠大正在嘗試利用城市發電機的廢熱。當然,需要城市里先建設小型發電站,廢熱短距離內就可以供給市民。
論壇上,遠大集團的“世界第一高樓”計劃引起嘉賓們的熱烈討論。論壇的主持人稱這是一項“超級工程”——大樓的高度空前,并且功能齊備,“你可以在幾百米的空中打籃球、游泳。”
“我們做這件事情,不是為了博取眼球,而是要解決城市化過程中的兩大問題。”張躍說,首先能提高土地使用的效率,騰出更多的空間給森林和農田。“城市面積越大,汽車使用頻率也就越高,污染也就越多,這是連鎖反應。”
更重要的是,他認為必須要避免“城市孤島”的問題。“城市功能的設計錯了,后果很嚴重。”這也是張躍反復強調建設“混合社區”的原因。這與成都“產城融合”的空間布局規劃是同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