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大而不強是我國制造業的現狀,中國產品“低端、廉價、傾銷”的印象在國際上一直難以擺脫,為提高國貨水準,質量檢測環節成為重中之重,目前國內制造工廠普遍開始采用自動化檢測設備以提高出貨質量,已經成為了行業性趨勢。而相關檢測設備的研發供應商也開始受到制造業的深度關注。
曾在麥肯錫咨詢公司任職超過17年的麥克·謝爾曼說,美國消費者對“中國制造”信心不足,不是因為中國品牌推廣不夠,關鍵還是質量。那么,國內外消費者眼中的“中國制造”質量究竟怎樣?又如何才能重拾消費者信心呢?
國內外消費者眼中的“中國制造”質量
據報道,目前在越南市場上銷售的中國商品因質量差,已遭到當地消費者的抵制。而同樣在該國市場銷售的泰國進口商品,雖比中國產品貴20%~30%,卻因質量好而受到青睞,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中國產品的市場地位。此外,更有日本媒體表示,中國沒有條件抵制日貨,先超越日貨再說。
不僅在亞洲地區如此,在歐美國家同樣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中國制造”質量問題。相信讀者看到以上消息,失望之余更多的是氣憤。為什么“中國制造”在國外如此不堪?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國人眼中“中國制造”的質量又如何?
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2012年中國質量發展觀測報告》顯示,目前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滿意度分別為64.72分和62.3分,還沒有達到“滿意”的水平,這是首次由獨立的第三方科研機構進行的完整觀測。
有網友調侃,“日本制造”一流產品留國內,二流產品銷歐美,三流產品賣中國,而“中國制造”一流產品輸歐美,二流產品銷亞洲,三流產品留國內(因加稅而被迫高價銷售)。我們看到,“中國制造”無論是一流產品在國外,還是三流產品在國內,都因為質量不佳而頗受微詞。
自動化檢測設備嚴把質量關
為解決產品質量問題,一些務實的企業開始了革新之路,從企業管理到設備更新,逐步進行轉型升級,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一位企業家表示,企業如果不重視質量,首先損失的是利潤,其次損失的是信譽和客戶,最終受害倒下的還是企業本身。
近幾年,引進自動高效的質量檢測設備成了大多數企業的選擇,自動化檢測設備不僅能嚴把質量關,同時也解決了企業當前面臨的“老大難”問題——人力成本上升、招工難。
北京領邦儀器公司是國內著名的非標定制檢測設備供應商,從該公司反饋的信息顯示,國內提出檢測需求的企業日漸增多,致電咨詢和拜訪的客戶絡繹不絕。從該公司成立至今,已經為客戶定制研發了上百套檢測設備,為客戶解決了各種檢測難題,業務范圍涉及國防軍工、航空航天、兵器、電子、光伏、汽配、磁性材料、軸承、紡織機械、鐵路車輛等多領域。
“中國制造”的質量問題,給領邦儀器這樣的檢測設備研發企業及第三方檢測機構,提供了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給檢測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重拾消費者對“中國制造”信心的路還任重道遠,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努力。除生產企業采用自動化檢測設備提升產品出廠合格率外,還需企業重視基礎技術的研究和投入,加強質量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