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行業主管部門醞釀調整商品煤進口政策,擬對低熱值煤炭進口予以限制。
政策傾向 進口煤門檻將提高
擬限制低熱值煤進口,規范商品煤質量管理和流通秩序,促進煤炭清潔利用。
自去年以來,我國煤炭產業景氣度持續下滑、煤炭價格維持跌勢,但進口煤持續涌入國內市場。這一態勢加劇了國內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更重要的是,進口煤當中相當大一部分是低熱值、高硫分、高污染的低品質煤。這些劣質煤不僅拉低了國內煤價,也給節能減排帶來沉重負擔。
此次征求意見稿的制定,旨在規范商品煤質量管理和流通秩序,有望使動力煤品質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促進煤炭清潔利用。
據了解,征求意見稿擬限制熱值低于4544大卡、含硫量高于1%、灰分高于25%的煤炭進口,要求不滿足最低質量條件的商品煤應通過高效環保技術就地利用,全硫分較高的動力用商品煤定點供應給裝有高效脫硫及硫資源回收裝置的用煤企業。
根據征求意見稿,商品煤利用企業應按照與設備設計用煤質量要求基本一致的原則采購和利用煤炭產品,并實現達標排放。用煤設備的設計和制造應該符合相關用煤比重,設備出廠時附帶用煤質量要求。商品煤質量不符合標準,通過欺詐手段經營的,將責令停止銷售,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取消煤炭經營資格證。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表示,暫行辦法的制定對進口煤質量實行了嚴格管理,也對國內煤的生產、加工、儲運和銷售以及使用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對以后規范商品煤的質量管理和加強進口動力煤是一個很好的約束。
煤企支持 不能只圖便宜不顧質量
劣質煤進口沖擊煤炭產業結構,加劇市場供求矛盾,嚴重威脅環境保護。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口煤達1.1億噸,同比增長25.6%。由于當前煤炭產業仍處于寒冬期,煤炭市場需求疲軟,煤炭價格持續低位徘徊,而進口煤的大量涌入,更使已經處于寒冬期的煤炭產業雪上加霜。
不少煤炭企業十分支持限制煤炭進口,特別是低熱值煤炭進口。在不久前舉辦的中國煤炭經濟30人論壇上,陜西煤業化工集團董事長華煒就指出,進口煤大幅增長是造成我國煤炭行業這一輪困難局面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造成進口煤大幅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我國煤炭“促進抑出”政策、國內煤炭結構性需求、國外煤炭供給相對過剩、國外煤炭價格優勢等。
據了解,2005年以來,我國分步驟地對煤炭進口關稅進行了一系列調整,但并未對進口煤的質量設置標準,這也導致了相當大一部分低熱值、高硫分、高污染的低品質煤涌入中國市場。
進口煤的涌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境內煤炭資源、改善了東南沿海地區供求結構,但對我國煤炭產業結構的沖擊是巨大的,加劇了國內煤炭市場的供求矛盾,嚴重影響了產業景氣度的回升,而且進口煤中充斥著大量高灰、高硫、低熱值的劣質煤,對我國環境保護形成威脅。
也有專家認為,這一暫行辦法落實后,雖然可能在短期內提高國內煤炭市場價格,但無助于煤炭企業真正走出困境。“中國煤炭行業面臨的危機是煤炭市場化的必然結果。要盡快走出行業寒冬,煤炭產業必須正視供需失衡現象,解決好產能釋放過快的問題。”
電企反對 市場的事應交由市場來辦
為進口煤設限不符合市場規律,不利于國民利益,或將導致火力發電成本增加。
與煤炭企業對限制低熱值煤進口的大力支持不同,電力企業對于這一征求意見稿似乎并不買賬。根據媒體報道,目前,五大電力集團——中電投集團、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電集團已經聯名上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反對擬限制低熱值煤炭進口的提議。
據介紹,近年來,東南亞一些國家的低熱值煤炭大量進入我國市場,這些煤炭進口價格相對便宜,而且主要用做配煤,相對于國內低卡動力煤更具成本優勢,進口量隨之逐年攀升。
電力企業認為,為進口煤設限不符合市場規律,同時對環境保護作用很小。國電電力董秘陳景東對媒體表示,煤炭進口不應該限制熱值,因為電力企業會判斷單位貨幣的熱值,如果熱值低,價格就低,那么單位貨幣的熱值也是合算的。因此,煤炭應該以價格來定,而不是按照熱值高低。
也有電企專家指出,為進口煤設限,以及對煤炭進口商設定準入門檻,可能導致煤炭進口資格逐漸被少數大型進口商所控制,進而引發進口煤價格提升,帶動國內煤價水漲船高,這將使火力發電成本增加,使火電盈利再次陷入困境。
此外,由于前幾年國家鼓勵煤炭進口,許多火電廠的鍋爐根據進口煤種做了改造。限制低熱值煤炭進口后,這些火電廠不得不花費巨資重新改造鍋爐。這也是電力企業反對對進口煤設限的又一原因。
也有專家認為,限制低熱值煤進口政策的實施尚需時日,其對動力煤進口總量的影響將遠小于預期。由于煤炭產能的集中大量釋放,限制進口煤也無助于從根本上扭轉煤炭供過于求的格局,動力煤價格仍然缺乏上漲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