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D打印技術為代表的數字化制造模式,曾被《經濟學人》雜志認為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最具標志性的生產工具”,近年來在全球持續升溫、熱潮頻襲。3D打印與傳統制造方式不同的特性,及其理論上“無孔不入”的打印可能,觸動了科技界、產業界的敏感神經。
然而,這一制造技術是否真如設想中那么美好?我國與世界先進水平有哪些差距?產業前景又在哪里?熱鬧之后,還需深思。
5月29日—31日,2013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在北京召開,再一次把這些問題推向前臺。
應用
無法替代傳統制造方式,成本、材料因素限制市場
3D打印上世紀80年代誕生于美國,學名是“增材制造”,是將材料一次性熔聚成型的制造方式,與傳統對原材料進行切削等的“減材制造”方法相反。
“與蓋樓過程一樣,3D打印也是從地基建起,通過打印材料的層層疊加,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立體物品。”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史玉升說,理論上,塑料、金屬、陶瓷、沙子等材料做成粉狀物后都可以用作打印的“墨水”。
新產品在實際制造成型后,可能與原設計有出入,因此量產前常常需要樣品驗證,3D打印正好發揮了其在單件或小批量生產上的優勢。另外,3D打印在高端尤其是復雜零件加工上有較大潛力。傳統制造方法需要經過開模具、鑄造或鍛造以及精加工,費時費料。而3D打印的一次成型技術,能夠打印出設計好的復雜結構,節約了材料,降低了零部件的研制周期和成本。
“有一家鑄造企業用選擇性激光燒結3D打印機,將復雜鑄件的交貨期由傳統的3個月縮短到了10天左右,”史玉升舉例說,“還有某發動機制造商采用這樣的設備,把大型六缸柴油發動機缸蓋砂芯的研制周期,由過去的5個月縮短至1周左右。”
速度快、省材料、能輕松應對結構復雜的產品……既然身兼種種特長,3D打印技術已誕生30多年,為什么一直沒發展起來?
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秘書長羅軍認為,關鍵在于3D打印技術對傳統制造技術的替代作用不強。雖然在部分產品的小批量生產和模具生產上頗有優勢,但在大批量生產上,3D打印的速度和成本其實都比不過傳統制造方式。打印材料品種的單一和昂貴的成本,使其局限于對價格敏感度不高的產品,市場應用領域有限。
“3D打印技術只是傳統制造業的補充。”史玉升表示。羅軍也認為,3D打印技術擅長解決個性化、復雜化、高難度的生產技術,而傳統制造業擅長批量化、規模化和精益化的生產,兩者是互補關系,“不是誰替代誰的問題”。
在羅軍看來,3D打印技術沒得到大發展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國內3D行業“小而散”的局面影響了產業的推廣。因此,去年10月15日,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成立,集合了國內40多家從事3D打印的企業和科研單位。羅軍希望通過聯盟形成合力,以行業抱團發展模式逐步打開市場。
現狀
設備、材料及應用領域與國外尚有差距,活體組織打印是未來重要方向
發展3D打印技術,中國其實起步并不晚。這方面的研究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就已開始,研究力量集中在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清華大學等高校。
目前,這3所高校仍是我國3D打印技術的研究重地,其中西安交通大學側重研究光固化技術,華中科技大學的優勢在于激光粉末燒結技術,而清華大學則側重塑料堆積技術。
史玉升表示,我國生產的3D打印機裝備功能已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兩者的差距主要體現在裝備的可靠性和材料研發上。“部分3D打印機的關鍵器件需從國外進口,而用國產零件生產的打印機穩定性不夠。”此外,我國在材料質量和品種上還遠不如美國、德國豐富,許多研發的實驗材料也需要進口。
“更大的差距體現在應用上。”史玉升說,在國外,3D打印技術已經在新產品開發、生物醫療、航空航天、影視教育創意等方面有較多應用,而我國還主要局限于模具打印、文化創意產品等少數領域。
另外,在西方國家,3D打印技術可以打印出個性化的假牙、假肢,在醫療健康領域已經取得成效。不過,“假”的東西并不能讓人們滿足。“未來3D打印技術一個前沿方向是研究如何打印‘活’的人體‘零件’。”史玉升說,只要能找出與人體相容的材料,打印出網狀物,再把人體的細胞放上去培養,就能制造出真正的人體組織了。
不過,當前打印人體器官還只是一種科學愿景,這依賴于打印材料和技術上的突破,并需要開展生物、醫學、計算機等多學科來交叉研究。
雖然還有不小差距,但3D打印技術已經算是我國制造行業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很少的技術之一,部分領域幾乎同步,在某些方面還具有自身特色和一定的優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王華明教授曾打印出世界上最大的鈦合金復雜構件,產品整體性能遠超鍛件。
史玉升認為,中國要從制造業大國走向強國,依靠當前加工型的、技術含量低的生產手段難有根本改觀,國家應加強對3D打印技術研究的支持。
據了解,我國從去年底已經啟動了中國工程院增材制造咨詢項目,為未來中國3D打印技術發展獻計獻策。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