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任美國國務卿克里在中美能源合作對話研討會上發表演講。盡管這是其首次以美國國務卿的身份訪華,但他對中美能源合作的關注卻由來已久。2009年5月,時任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主席的克里在訪華期間,曾在一場清潔能源論壇上發表過45分鐘的演講。“我首先承諾,這一次我不會花45分鐘。”克里表示。
克里的演講
克里在排滿的行程里,加上了這場“中美能源合作對話”,他說:“這是政府對政府合作的最好的一個例子。”本次活動主體中美能源合作項目(ECP)成立于 2009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期間,當時中美雙方簽署了ECP諒解備忘錄,參與方包括中國國家能源局、商務部和美國能源部、商務部、貿易發展署等部門。ECP主要是為能源領域的中美企業提供合作平臺。
能源合作也是這位新任國務卿的興趣所在。克里說:“最重要的是,中美兩國在能源上的合作,事實上是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向世界發出一個信息,就是我們對這個事業有多么認真。”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也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者,兩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加起來占全球總量的50%以上。
而對企業來說,中美能源的合作意味著更多機會。克里稱,未來四十年里能源市場的總額將達6萬億美元,用戶可能會達90億,“這是我們在地球上所能想象到的最大市場,”克里說,“能看到這種前景的人,開始尋找一些可替代能源和再生能源,來控制石化燃料的使用。”
2011年中美雙方即在生物燃料技術合作方面取得進展。201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飛機的燃料占了全球石油消耗的6%,如果能減少此項消耗,不僅有利于減少排放,還能增加飛機性能。2011年在中美兩國政府見證下,中國啟動航空生物燃料首次驗證飛行。此外,中美企業還成功進行了智能電網技術的實驗等。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會長張國寶說,美國作為頭號經濟體,其發達的市場、巨大的需求和巨大的投資機會,對正在“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有強大的吸引力。據其提供的數據,中國企業對美投資額呈逐年上升趨勢,2012年中國對美投資增長了66.4%。克里就中國對美國能源領域的投資趨勢做出闡釋,他表示,2001年時中國企業在美國只在一個有關能源的項目進行了投資,總額約為100萬美元。但到了2012年,中國已有了70多個有關能源的交易,在美國的投資價值將近90億美元。
張國寶說:“盡管中美兩國國情不同、發展階段不同,但在發展可再生能源和先進生物燃料方面有著相同意愿,也各具優勢。美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中國擁有全球增長最快的能源市場,規模和潛力巨大,市場優勢非常明顯。”
能源合作
近年來,中美雙方通過能源環境十年合作框架、能源政策對話、油氣論壇等開展了廣泛合作。ECP就是其中最具影響的合作之一。該項目作為中美能源合作的民間組織,成立初衷是將美國能源企業擁有的新產品、新技術通過新的商業模式,幫助和支持中國政府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實現與中國企業的雙贏發展。
“成立三年多來,該組織發起并參與了多個項目,既有清潔能源技術應用的商業示范項目,也有政策、標準和商業模式的研究項目。”張國寶表示。現在,ECP已從最初有17家成員公司增長到44家,并下設10個工作小組,分別是可再生能源、智能電網、清潔煤炭、節能建筑與設計、清潔交通核燃料、工業能效、核能、能源金融和投資、分布式能源冷熱電三聯動、頁巖氣。
據了解,2012年,ECP推出了可持續航空生物燃油項目、分布式能源冷熱電三聯動項目、低碳生態城市項目、風電標準以及風場運行最佳實踐研究等一大批項目,其中很多項目是在中國首次開展。在此過程中,中美兩國企業合作得以加強,有些企業因此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會議間隙,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除了固有的光伏領域合作外,風電、智能電網標準方面,都將是中美兩國合作的重點。
作為企業,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表示,接下來,他們將在核電技術的相關方面,繼續與西屋公司展開深入合作;而神華集團公司總經理張玉卓稱,他們下一步將與美國最大的私人煤炭企業博地能源展開清潔煤炭技術和碳捕捉與封存方面的合作。
在會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還首次透露了當前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最新數據。其中,中國新能源和新能源發電量截至2012年底,占比已超過20%。與此同時,截至2012年底,中國水電[-1.13%資金研報]裝機達2.5億千瓦,年發電量超過8000億千瓦時,風電裝機超過6000萬千瓦,年發電量近1000億千瓦時;核電裝機1257萬千瓦,年發電量980億千瓦時,太陽能發電裝機也達到700萬千瓦。
而對于中美未來的合作方向,美國國務卿克里則在會上透露,目前中美在航空生物燃料、智能電網技術、清潔煤技術等方面都展開了合作,下一步,這些項目的創新將是關鍵和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