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尚德的警鐘敲響了:這個開啟中國光伏產業的領軍企業,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制造巨頭,因受企業債務危機影響,被法院依法實施破產重整。
尚德警鐘為誰敲響?
它是為企業管理敲響:盲目擴張規模,財富倫理淡薄,如何自持?為光伏產業敲響:低端環節嚴重過剩,企業之間惡性競爭,焉能制勝?為銀行信貸敲響:光伏行業風險暴露已有時日,多家銀行仍爭相投放巨額信貸,自律何在?不能忽略,它也是為各級政府轟然敲響——
政府之手向誰而伸?
多少年來,政府主導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強大動力,是中國模式發育生長的鮮明特征。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推進,發展方式的深刻轉型,其弊端日深,其疲態日顯。經濟生活中,政府強勁有力的行政推動、政策扶持、公共服務,是企業發展彌足珍貴的資源和機會。
只是,我們看到政府政策調控更多傾斜的,是國有經濟而非民營經濟,是大型企業而非小微企業,是新興產業而非傳統產業。這種傾斜有其特殊的歷史正當,但也應在政府與市場關系的重構中給予更為公平的度量和更為協調的矯正。
任何一個國家,都會保有一定比重的國有經濟,因為國家必須掌控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但是,我們對其在特許經營、行業準入和行政壟斷中獲有更多的行政資源、金融資源和更多的壟斷優勢、利益優勢,也應保持警醒。
同時要看到,鼓勵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許多舉措還難以完全從紙面走進現實,各種各樣的“玻璃門”、“彈簧門”一時還難于徹底敞開。審視今日中國對外開放從“引進來”轉向“走出去”的艱難步履,民營經濟的羽翼還不那么豐滿,就要去搏擊國際風云,力量還不那么強大,就要去涉足世界制造,準備還不那么充分,就要去把握全球投資騰挪產業轉移的戰略性機遇,應當引發我們反思。
任何一個地方,都會對大型企業投注特別的青睞,因為它對經濟增長、地方稅收、城市形象和政府政績的貢獻份額巨大。在各地招商引資名單中,重頭企業,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都會受到特別的追捧,官員曲意逢迎,亦步亦趨,資本強勢登陸,予取予求。
其實,健康的產業發展植根于豐富的企業生態。猶如一片蒼莽的森林,既有參天大樹,也有叢叢灌木,還有藤蘿匝地,構成了生機勃勃的生物群落。“小的是美好的”。我們對這些小微企業究竟有多少政策扶持,已有的政策扶持對解決企業融資貴、稅費重等難題究竟收到多少成效?
任何一個政府,都會對新興產業發展寄予更大的希望,因為,它很可能就是新一片市場的藍海,新一波競爭的引領。只是,政府不可不慎重:如何介入?介入多深?
新興產業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決策引領、產業導向,但政策扶持的重點應是市場需求的拉動,而非生產環節的刺激;底線應是經濟效率的提升,而非公共財政的浪費;取向應是發展模式的轉換,而非傳統路徑的依賴。
而且,傳統產業不等于落后產業。市場的拓展依然有其穩固的需求,價值的提升依然有其巨大的空間,產業的升級依然有其多樣的機會。政府對傳統產業絕不能顧彼失此,輕言棄守。
無錫尚德破產重整對各級政府的警示是什么?
行政力量不能替代市場規則。它無法改變市場競爭法則、產業升級規律和經濟發展周期。市場的“優勝劣汰”,正是企業成長壯大的正道,也是產業結構轉型的契機。中國的光伏產業為什么難以擁有核心技術,始終處于低端位置,在行業技術變革、市場需求異動和貿易摩擦加劇的情況下深陷困境難以自拔?經營時有政策扶植,困境時有財政支持,市場之手難以發揮應有的效用,這是一大誘因。
政府服務不能遮蔽公平競爭。“親商安商富商,共興共榮共贏”,在各地招商引資中,我們聽多了這類激動人心的承諾。其實,更為牢靠、更為重要的,是創造透明、公平的市場環境。投資優惠、政府服務在不同企業、不同產業間的過度傾斜,只會導致資源配置的扭曲,導致市場經濟基礎的損害,導致企業家創新精神的失落。回歸市場選擇,回歸公平競爭,回歸效率原則,才能真正激發企業自身的造血功能。
政策扶持不能沒有制度邊界。看看一些地方,名目繁多的項目審批,變形走樣的財政補貼,管理松弛的投資融資,一雙雙有形的政府之手,在改變著企業的行為邏輯,“跑部錢進”成為一種經營之道,在誘導著部門的設租尋租,由此滋生出愈演愈烈的腐敗現象。政府還權于市場,必然要求為政府對企業的政策扶持、公共服務劃定不可逾越的邊界,加強依法行政的監督。
在尚德敲響的警鐘聲中,我們當反思政府職能定位。政府應是市場秩序的維護者,而不應是市場經營的參與者。當反思產業發展模式。在中國市場經濟跨越粗放型、趕超式、發育期之后,政府主導型經濟再也不能延續下去了。當反思經濟發展思路。那就是徹底改變以GDP為綱的發展思路,轉換以GDP為導向的政績考核。否則,尚德警鐘還會不斷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