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展望2060:遠期增長的全球視野》指出,中國可能最早會在2016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從產品種類和數量上看,確實如此。比如2010年中國生產的空調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80%,手機占70%,計算機占68%,冰箱占65%等等。至于粗鋼、水泥、化纖和玻璃等初級工業制品產量就不勝枚舉了,光伏、風機等新興高端產品產量也數一數二。“世界工廠”不僅產量巨大,而且覆蓋了產業鏈的高中低所有環節,并深度進入歐美企業和家庭。超越美國,似乎指日可待。
但據《2011年中國有效專*年度報告》披露,2011年僅日本在華有效發明專*就達15.314萬件,占中國有效發明專*總量的近四分之一。很多專*技術已成為我國企業無法逾越的門檻,不得不交納昂貴的專*費用。事實上,不僅僅是日企,幾乎所有的外企都在中國進行大規模專*布局,不斷從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上“輸血”。同時也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壟斷,三星被處罰就是一例。
當然,外企的作用不可否認。外企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工藝和管理革新,也確實激活了中國經濟的活力。但時至今日,外企早已蛻變成大小通吃的“鱷魚”,不僅要獲取產業鏈的高額利潤,還要全面控制技術、市場和人才等稀缺資源,繼而削弱甚至消滅中國本土品牌。有報告顯示:中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設備投資有三分之二依靠進口,其中光纖制造設備的100%,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設備的85%,石油化工裝備的80%,轎車、數控機床、紡織機械、膠印設備的70%依賴進口。2011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高達1702億美元,僅次于原油進口(1966.6億美元)排列第二。在國內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對其中的21個產業擁有資產控制權,每個已經開放產業的前5名幾乎都由外資控制。
回顧這30年來,中國在加速利用外資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全方位地“被利用”:外企一是利用中國低廉的生產要素和優惠的政策便利,追求高額利潤;二是利用“世界工廠”的產業集群比較優勢形成生產基地,占領、控制國際市場;三是扼殺中國的民族品牌,意圖蠶食、割據中國市場。近來外企還在華大量建設研發基地,大量招聘國內優秀人才,進而實現制造、研發的本土化和一體化。當然,這些基地的核心研究人員還是基本來自海外,并對其技術專*秘訣進行嚴密的控制與保護。
由此看來,外企事實上已對中國的科技研發和升級創新產生了一種擠出效應,而非技術擴散或溢出效應。譬如新興的衛星導航產業。目前中國從業單位約2500家,就業人數超20萬人,投資規模達500億元,但從事國產北斗導航系統產業化的企業卻廖若晨星。
其實,“中國制造”只是經常因為貿易需要被片面夸大或神化了。世界銀行指出,當前中美經濟的質量水平和總體規模,仍存在不小的差距。2010年美國制造業產出僅小于中國0.4%(占世界制造業總產值的19.4%),但美國制造業從業人員只有1150萬人,而中國制造業則為1億人;美國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總量之比為13%,中國則近30%;單位GDP能耗則是美國的3倍,資源績效居世界59個主要國家的倒數第6位。另據中國海關統計,2011年外資企業出口占全國出口的52.4%,其中美資企業又占約60%。2016年取代美國,極有可能又是OECD任意涂抹的一張“大餅”。
如果再不加以改變,中國制造業不僅難以實現整體升級,還會面臨日益嚴重的“產業空洞化”。那該如何改變呢?當然要加強研發,同時也要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等,但最關鍵的還是要正確認識國情。以手表為例,這幾乎是瑞士制造的代名詞。一塊勞力士表中有100余個非核心零件產自珠三角,其余的二三十個核心零件產自瑞士本土,但中國手表品牌卻在國際上默默無聞。這反映了一個嚴酷的現實:中國是世界工廠,卻經常淪為加工以及粗糙零件的供應商。如果就此奢談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等宏大命題,無疑遠水解不了近渴,當務之急應是提高中國制造工藝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而自動化無疑是有效途徑。對大多數中國企業而言,要克服諸多生產要素成本的上升,最可行的方式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也離不開自動化。中國的制造業又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的,實現自動化也比較容易。但當前中國只有28%的工廠采用了數字化控制,與日本83%的比例相差甚遠。
當然很多中國企業也在不斷進步。華為、聯想,長城汽車和中聯重科就是很好的例子。2012年全國汽車和工程機械市場普遍低迷,但長城汽車2012年1~10月共銷售汽車49.29萬輛,同比增長28.8%,位居自主品牌第一。長城汽車非常重視生產自動化,為每一個新工廠都添置了先進設備,有的工廠使用了近百條機械手臂。中聯重科201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91億元,同比增長17.77%,其起重機焊接也普遍采用了機器人。外資企業如富士康等,考慮到人力成本等因素,也準備大量使用機器人。有消息顯示,2011年中國使用工業機器人22600臺,到2014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市場。
但硬件配置只是自動化建設的一個方面,必須加強信息化建設匹配,自動化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企業當然愿意采用生產技術信息化、生產設備信息化、管理體系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藉此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實際操作中問題多、進展慢,主要表現為:信息化建設成本太高,中小企業難以承擔;資金投入偏少,重“硬件”輕“軟件”維護;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生產“兩張皮”,推進速度慢、范圍小、難以深入;信息化基本應用于單一領域,“信息化孤島”廣泛存在;制造服務業發展不夠,缺少帶動性強的示范項目。在某種程度上,兩化融合應該是指“自動化”與“信息化”的融合,因為低水平的工業化往往沒有信息化需求。
當然,中小企業對此無需望洋興嘆,依然可以通過外部途徑來提高局部的自動化水平。中小企業可通過外協配套或聯合成立機械加工中心,引進高技術裝備,通過完善加工手段、改進制造工藝,提高產品品質,降低設備購置和使用成本。這樣做雖然進程稍顯緩慢,但一定會有好的成效。羅馬不是一夜建成的,政府和企業除努力之外,還得多點耐心,多點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