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2月5日舉辦的“2013中國煤制氣市場與技術論壇”上獲悉,由國家能源局研究制定的《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正在征求各方意見,有望于2014年1月1日起實行。意見稿提出,當油氣管網設施有剩余能力時,應向第三方市場主體公平開放,提供輸送、儲存服務。
另據記者了解,在煤制氣項目紛紛獲得路條的背景下,我國煤制氣管道建設亦在提速,目前國內已建成三條,未來還將在新疆、內蒙古、甘肅、大同等地繼續建設。
管網破壟斷破冰
近日來,關于石油天然氣管網分拆、成立獨立國家管網公司的傳聞成為業內關注的熱點。有業內人士在會議間隙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對于打破油氣管道壟斷,該意見稿應該比成立國家管網公司更具操作性。
意見稿提出,上下游用戶有權結合生產實際情況或市場需求與消費量預測情況,以及油氣管網設施規劃、建設與使用現狀,合理向油氣管網設施運營企業提出開放申請;提交申請及相關材料后,管網運營企業要在30個工作日內作出答復意見,不同意接入的要說明理由。
在有剩余能力的情況下,油氣管網運營企業應根據一定排序,即按現有輸送(儲存)合同用戶,國家政策規定的優先類、鼓勵類用戶,申請、簽訂輸送(儲存)在先的新增用戶進行排序,無歧視地對第三方開放管道設施。
此外,意見稿鼓勵以自行協商或委托代理等方式由分屬不同市場主體的上游用戶向下游用戶直接銷售油氣,并由上下游用戶與油氣管網設施運營企業簽訂三方合同或協議。
對于有爭議的開放項目,上下游用戶可在收到答復意見后30個工作日內,提請能源局相應監管機構審核,監管機構根據審核情況出具監管意見。
業內人士認為,該辦法的出臺將促使分銷商跨過石油央企,直接與中小煤層氣、煤制氣和頁巖氣生產商接洽,磋商長期供氣協議,從而推動國內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盡早形成。
不過,由于前提是“當油氣管網設施有剩余能力”,而目前國內氣荒、油荒時有發生,為管網設施運營企業找借口留有余地,因此意見稿還需制定配套的實施細則。
煤制氣管道建設提速
在油氣管網進一步放開以及煤制氣項目紛紛獲得路條的刺激下,我國的煤制氣管道建設亦在提速。
據中石油規劃總院高級工程師蒲明介紹,目前我國已建成的煤制氣管道共三條:一是西三線伊寧-霍爾果斯煤制氣天然氣支干線,全長70公里,設計輸量300億方/年,2013年8月全國第一方煤制氣通過該管道進入西二線;二是克旗煤制氣外輸管道,設計輸量1200萬方/日,計劃今年年底投產;三是阜新煤制氣外輸管道,全長110公里,設計輸量1200萬方/日,今年10月貫通,但尚未投產。
據了解,未來我國還可能在新疆、內蒙古、甘肅及山西大同等地發展煤制氣外輸管道項目。
據不完全統計,新疆、內蒙古、甘肅、山西等省規劃了一大批煤制氣項目,總規模約2000億方/年。其中,新疆和內蒙古的規劃產能占總產能的80%。目前各地煤制氣項目中,已獲核準的有4項,總產能規模151億立方,取得路條的有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