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自動化學科與產業的科技開發和研究將緊扣“智能制造”這一主題。其重要意義在于自動化不能脫離制造業而無目的性地發展,只有為某個或某類產業的智能制造發揮其特長,才可能促進其發展。這其實是國際上近年來自動化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重點。在幾年前,西門子就大刀闊斧地將其旗下的各個部門劃為工業、能源、醫療衛生三大塊,即順著垂直領域(即圍繞產業的服務目標,將相關技術和產品系統整合成由上游到下游、從原材料到成品制造、銷售和服務加以綜合組織)的思路進行。
自動化產業的發展依托于工農業和社會的發展和需要,由此引發了一個如何讓自動化技術更有效率地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大問題,或者說自動化產業應該如何組織才能贏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承認和尊重,以及市場份額的增長。
在本世紀初,德國的自動化界做了很出色的工作。他們徹底跳出了“關起門來,只考慮自動化產業自身的技術需要和特點,來組織自動化產業生產和分工”的思路,于是我們看到西門子大規模的結構調整。我們還看到了許多在推動技術進步方面極具活力的中小企業,更強調與行業更緊密的結合和有效服務。也就是說,他們共同遵循了圍繞提供行業解決方案來整合原有的軟硬件產品系列和發展,開發新技術、新產品的理念,指導本企業的結構調整、生產組織。
隨著計算機以及控制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工業控制技術已經逐漸地被智能控制技術所替代,智能化工業控制系統的發展為工業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最強的技術保證,是推動企業持續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中國是全球人機界面需求量最大的市場,但卻不是全球人機界面產品銷售額最高的市場。國內的自動化產業,一些原本不用人機界面的行業,也開始使用人機界面了,這說明人機界面已經成為客戶體驗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機界面的用戶界面能更好地反映出設備和流程的狀態,并通過視覺和觸摸的效果,帶給客戶更直觀的感受。
有些機械行業,比如說機床、紡織機械、電子設備等行業,在國內已經發展有幾十年的歷史了,相對來說屬于比較成熟的行業,從長遠看,這些行業還存在著設備升級換代的需求。在這個升級換代的過程中,確實會有一些小的、一直使用比較低端產品的廠家被淘汰掉,但也有很多企業在設備更新過程中,將需求重新定位,去尋找那些能夠符合他們發展計劃,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生產力的設備供應商。
鑒于這種需求,以后人機界面的改變,將在形狀上、觀念上、應用場合等方面都有所改變,從而帶來工控機核心技術的一次次變革。總體來講,人機界面的未來發展趨勢是六個現代化:平臺嵌入化、品牌民族化、設備智能化、界面時尚化、通訊網絡化和節能環保化。
目前,在工業自動化領域,人機界面(HMI)正快速向觸摸屏過渡。然而,工廠對于觸摸屏有著特殊要求,觸摸屏必須達到這些要求才能獲得出色(能夠安全讀取)的操作體驗,同時提高生產力和產量。其中包括防水性、抗擾性和先進的觸控功能(如手套觸控和/或接近感應)三項要求。
IMSResearch市場研究報告稱,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通過制造業來推動經濟增長,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2年的1590億美元擴大到2015年的2000億美元。
近十年來,工業自動化市場經歷了一場關于用戶界面的轉變。現在,人們與自動化設備之間的互動(現在稱為“人機界面”)通過3.5-10英寸觸摸屏完成,而非開關和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