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發展的食品加工業,需要大量高品質的包裝機械和食品加工機械,同時也給食品機械制造行業帶來了商機。食品機械發展將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軌,即改變低技術含量、低管理水平、低經濟效益的方式,走向高技術含量、高資金含量、高管理水平、高經濟素質、高經濟效益的經營方式。
我國食品機械發展是“從無到有”時期,走的是整機帶動零部件發展的模式,其發展規律是“自上而下”;而現在進入“從大到強”發展階段,其發展規律是“自下而上”。
據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了解,我國食品機械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就出現高端化發展趨勢,不少業內人士也有了利好的預測,對于2013年食品機械行業的整體走勢,有業內人士預測,行業或將呈現先低后高的走勢。
在低價競爭的不良市場環境下,眾多的國內食品機械廠商和品牌并不突出,技術創新缺乏,嚴重依賴國外先進技術,缺乏核心競爭力。同時,人力成本的上漲,加上原料的上漲也大大增加了許多企業的成本壓力。由以上現象可以預見,集約型的發展模式必會是不少食品機械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國內食品機械高端產品的更新替換會將繼續吸引國外技術,國外主要競爭對手將會繼續增多,而發達國家實施的技術壁壘越壘越高,導致我國進口的許多食品機械和材料只能使用,難以進行自主更新。
針對上述問題,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有關食品機械行業的支持政策,隨著WTO規則實施的進一步深入,食品機械將會圍繞國際規則和慣例提升技術檔次;隨著“十二五”計劃的實施,一些新技術、新設備、新標準將會接連涌現,必然會推動國內食品機械行業的快速發展。
在國外產品競爭壓力下,食品機械行業必須充分利用相關政策,走集約型發展路線。轉變觀念,樹立長遠發展的觀念并制定可行的目標和計劃。著重產品結構的優化、產品品質的提升、核心技術的掌握和創新以及企業品牌影響力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