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電力抄表員來到河北省廊坊霸州市康仙莊小辛莊村曹卿田的自家小院中,用鑰匙打開“微型變電站”并查詢后,抄下了一個數據:5520。
與以往不同,這次抄表員記下的不是該居民用電量,而是發電量。這組數據意味著,自9月27日,曹卿田利用自家屋頂改造的“微型光伏電站”順利并入大電網以來,40天總共發電5520千瓦時,所發電量全部上網。
隨著國家政策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支持,現在申請個人光伏發電并網已經變得越來越簡捷。作為個人光伏發電的“拓荒者”,曹卿田收獲了許多,卻在順利并網發電后遭遇到“發票難題”:按照財務流程賣電方必須出具增值稅發票,但稅務部門的規定卻不能給個人的銷售行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發電補貼合理并網程序明晰
記者站在曹卿田的自家四合院里,雖然已是深秋,陽光打在臉上還是暖洋洋的。客廳里開著電視,電暖爐也燒上了。房頂上,200塊光伏組件正在運轉,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
“前面屋80塊光伏組件,后面屋是120塊,利用自家正房和倒坐房屋頂面積約300平方米,共使用250瓦光伏組件200塊,總裝機容量50千瓦。”曹卿田告訴記者,該項目每年平均發電量約為5.8萬千瓦時,每年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0余噸。
不過,如果個人想安裝光伏設備來發電,靠賣電來賺錢,則需要考慮下成本。曹卿田給記者算了筆賬:根據天氣的情況,他這套系統每天發電量在100千瓦時左右,電網公司按照當地燃煤標桿上網電價0.4323元∕千瓦時收購,同時,每發一度電,國家都給予0.42元(含稅)的補貼。“我這套系統所用的光伏板固定架材質較好,總成本在60萬左右,預計15年內即可收回成本。而這套系統的保質期是25年,也就是說,有10年的贏利期。”“我這次探路其實是頗有成效的,整個并網申請過程也都很順利。”曹卿田說,從他開始并網咨詢起,電網公司先后多次組織相關部門和專業人員現場勘察,與他面對面溝通,深入了解了項目規模及并網需求,在接入系統方案制定、計量裝置安裝、并網調試都免費提供服務。
“截至目前,冀北電力公司光伏式電源并網申請累計受理12戶,累計受理容量12895千瓦。從發電容量看,大工業占比94.5%、一般工商業占比5%、居民占比0.5%。”冀北電力公司營銷部智能處處長告訴記者,目前光伏并網的以商業大用戶為主,居民個人申請的還不多。
個人結算遭遇“發票難題”
雖然現在并網的程序變得明晰了,算上發電補貼項目的投資回報率也提高了,但是順利發電一個多月后曹卿田卻遇到了另一個難題———“賣電難”。
“目前所發的電量5520千瓦時,我應該可以拿到4700元,但是按照財務流程我必須出具增值稅發票才能拿到電費。”曹卿田詢問稅務部門后,對方給他的答復是:按照規定不給個人的銷售行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此外,記者了解到,即便以公司名義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也需要申請《電力業務許可證》。同時,需要承擔17%增值稅,25%企業所得稅,以及其他附加稅等。
就此,記者詢問了冀北霸州市供電公司客服中心主任徐占強,他表示電網公司以前向電廠買電時,要求電廠必須出具增值稅發票,所以按照規定,在向個人買電時電網公司同樣要求個人出具增值稅發票。
“個人向公司賣電,這個事情本來就是史無前例的。我們也正積極幫曹卿田尋找解決辦法,目前已向冀北電力公司總部申請將增值稅發票改為普通發票。”徐占強說。
事實上,光伏發電個人結算遭遇“發票難題”,曹卿田不是第一個遇上的。記者了解到,我國最早建立個人光伏發電站的個人用戶,無一沒有為這事“抓耳撓腮”過。最終成功拿到電費的案例,幾乎都是電網公司采取“特事特辦”的方式,讓用戶先寫個臨時收據代替發票。
臨時收據,這不是一個有利于個人光伏并網發展的長期有效的辦法。“要讓好政策產生好效果,需要在執行層面上,有更多政策細則出來。比如電費結算這個事情,就需要電網公司、稅務部門、工商部門等單位坐到一起商量,一起細化、落實。”曹卿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