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陶瓷裝備業,還是在清潔能源領域,科達機電(600499)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1年前,科達機電以9萬元起家成為國內第一家民營陶瓷裝備企業,現如今成功轉型清潔能源設備總包服務商。
然而,開辟新的領域并不容易。經過最近6年來的技術探索,科達機電的清潔能源道路終于從圖紙邁向產業化。今年,在陶瓷機械業務穩步增長的同時,科達機電在清潔能源領域收獲了近13億元的訂單。至此,科達機電實現了從“傳統陶機裝備巨頭”到“為節能減排提供技術、裝備、高端零裝備部件服務商”的蛻變。
6年技術探索路
6年前,憑借著多年在陶瓷機械裝備領域的經驗,科達機電董事長邊程判斷:“2010年,公司將會觸及行業的天花板。”是固步不前,還是謀求轉型?科達機電從2006年開始尋找新的發展方向。
就在2006年初,中國政府提出:希望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10%。彼時,國家尚未強制執行減排目標,但節能減排已被認定為關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2007年,科達機電確立“從傳統裝備制造商向為節能減排提供技術與裝備的供應商”轉型,從此邁出蛻變的重要一步。
當時,以太陽能、風力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項目,以幾何增長的速度發展。但是如何更好地契合中國能源“缺油、少氣、富煤”的特點,利用好中國的煤炭資源?科達機電從提供環保經濟能源解決方案的清潔煤制氣技術中找到了答案,也找到了該技術與工程機械領域的共通之處。
2007年,一位老專家,手里拿著一堆圖紙,找到了科達機電。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讓多年來的研究成果變為現實。”正在謀求轉型的科達機電,一個月后,就將這位老先生親自設計的清潔煤氣化(000968,股吧)試驗裝置搭建了起來,盡管結果并不令人滿意。
2008年12月,在距離佛山千里之外的馬鞍山,科達機電投資近5億元打造了占地8萬平方米的“清潔燃煤氣化系統”生產研發基地。馬鞍山科達潔能公司董事長武楨,在全國范圍內招兵買馬,從技術布局到系統運行重新進行了設計。
2009年2月,煤氣化爐項目中試成功,卻多次出現不穩定。4月,經過對設備的大量改進,最初返料過多、排渣不順等問題得以解決,設備連續正常通氣,產品最終成熟。
2009~2011年,科達機電分別成立了峨眉山、臨沂、沈陽分公司,并組建安徽省院士工作站。
2012年5月“清潔燃煤氣化系統項目”生產基地竣工。2012年6月,低壓粉煤氣化爐試驗站投建。7月,承建廣西信發4×10KNm3/h煤氣化項目。今年,近13億元訂單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