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選今年的全國兩會最熱話題,“霧霾”當選應當毫無懸念。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開幕。北京又是一個重度霧霾天。在人民大會堂前,相繼進入會場的全國政協委員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都和霧霾有關,而很多委員們準備的提案也都直面大氣污染防治。聯系到之前全國政協會議新聞發言人呂新華在新聞發布會上把空氣污染定義為目前最大的民生問題,不禁讓記者們感嘆,作為新聞發言人,呂新華的確代表了廣大委員們的所思所想。
作為大氣污染物排放大戶之一,來自能源行業的政協委員們格外受到記者們的“青睞”。全國政協委員、大唐集團總經理陳進行在被記者們“圍堵”,追問能源行業如何防治霧霾時表示,自己帶來的3個提案中,有兩個都和大氣污染防治有關,一是加大電能替代,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另一個是加快推進煤炭利用方式轉變,把煤炭利用效率作為節能減排的重要指標,“我這兩條建議,都非常具體,很接地氣,比較容易落實。只要我們加大這些措施的推進力度,狠抓落實,持之以恒推進,我國的天氣狀況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陳進行對記者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電力開發公司總經理孫丹萍則告訴本報記者,治理霧霾,電力能源行業總體上需要調整電力生產的結構,改變目前以煤炭為主要消費品的供應方式,需要加快淘汰落后的高耗能的燃煤燃油小機組,此外還要提高現有燃煤機組的發電效率水平。她還建議,要繼續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及清潔能源。記者了解到,這次她帶來的提案之一,就是《在城鎮化進程中推動建筑產業化,促進分布式光伏建設》。
“大家現在關心的霧霾問題,有一部分原因跟建筑揚塵有關;越來越明顯的城市熱島效應,與建筑設計、建筑節能密切相關。我本人是從事能源行業的,這幾年在光伏發電領域做了一些事情,有一個切實的感受是:分布式光伏與建筑產業化也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提出了這個提案。”孫丹萍告訴記者。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史玉波在談到能源行業防治大氣污染時,則提出要注重頂層設計,著力打造能源發展的升級版。
對于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在本次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也得到了體現。工作報告提出要 “科學制定2020年到2050年低碳發展路線圖”,“切實加強以霧霾為重點的大氣污染防治”。直接涉及能源行業的則有兩處,分別為 “發展生物質能源技術”和“節約集約利用資源”。
對于大氣污染這個最大的民生問題,從記者在兩會采訪中了解的情況來看,電力能源行業敢于直面自身,勇于擔責,正在凝聚行業智慧,舉全行業之力推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