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是現代工業自動化生產線主要參與者,它的大規模應用是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對提升生產效率、產品質量都有顯著效果,但同時也對傳統勞動力市場造成較大沖擊,一旦處理不善,或將影響就業市場。
隨著中國人口紅利逐漸下滑,生產成本漸高,國內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引入工業機器人。而這股工業機器人風頗具本土特色,客觀認識中國工業機器人應用的現狀和趨勢,比較中外工業機器人應用的異同,是剖析工業機器人對中國產業轉型和升級帶來機遇和挑戰的前提。
目前,中國企業引入的工業機器人仍然以第一代工業機器人為主,即依照預先設定的程序完成簡單、重復和單調的動作,替代生產線上勞動力的投入,或者在危險、對人體有害的作業環境中代替人。這種工業機器人的大規模引入,雖然將會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但并不是中國產業升級的最終目標,而只是在沿著發達國家已經開辟的產業高端化道路上追趕。
與此同時,加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實現高度自動化生產將對傳統勞動力市場造成較大沖擊,具體是怎樣,請看以下分析:
第一,生產線上引入工業機器人確實替代了人力勞動,但是不能靜態地將此歸納為“機器吃人”。從歷史角度看,更多、更具效率的機器的使用,不僅極大地釋放了生產力,而且增加了生產的迂回性,還衍生出了數目眾多的新產業,相應地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同樣如此:在減少生產線勞動力數量的同時,也創造出了其他的用工需求。
此外,使用工業機器人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得以提升,也可能增加新的用工需求,還可以維持社區其他產業如一些消費性服務業的就業。因此,勞動力需求減少和就業創造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就中國而言,工業機器人的引入本身,就是企業對勞動力不再無限供給做出的適應性反應,節約的勞動力并不一定會造成嚴重的失業。
其次,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對勞動力市場的另一種影響是對就業結構的影響。引入工業機器人后,制造業的生產流程和管理方式也將隨之進行適應性調整。制造業企業中生產一線低技能,甚至是部分熟練工將被工業機器人替代,而調試、維護和控制工業機器人的技術性崗位將會相對增加。在產業層面上,隨著產業的高端化,特別是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將會增加知識型員工的需求,也會相應地帶動生產性服務業從業人員的增加。換言之,工業機器人的引入將使就業結構高端化。長遠看,未來智能工業機器人還將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