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歐洲一些國家正在拋棄核電的時候,英國卻做出了一個與之截然相反的選擇:英國政府計劃再建50座新的核電站,這一數字是之前討論數量的十倍。
未來給英國提供80%的電量
英國媒體稱,隸屬能源和氣候變化部門之一的下屬機構在提交相關文件時泄露了這一龐大的數字。英國目前的計劃是建立12個核反應堆來提供分別在五個地方的16千兆瓦的電力,這相當于50多個新建的大規模現代化核反應堆所釋放的能量。
而在提交給地質廢物處理咨詢會的文件中,英媒表示,英國放射性廢物管理委員會也已經開始評估究竟需要多少廢物處理設施才能夠滿足新核電站可能產生廢物的需求。該委員會稱,16千兆瓦的計劃僅僅是“第一部分”,這“遠遠低于能源和氣候變化部門75千兆瓦的上限”。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部2011年的一份有關報告顯示,75千兆瓦的核電足以提供英國86%的電力直到2050年。
此前,日本福島核事故曾一度引發了世界對核電的恐懼。但兩年多后,這種恐懼情緒似乎逐漸消退。截至2013年10月,世界在運行的核電機組為434臺,總計裝機容量約370千兆瓦,在建機組70臺。在經歷2011年的核電站停閉大潮后,世界核電逐趨平穩。盡管新建核電站數目相比福島核事故前大幅度減少,世界核電裝機容量依然呈現出平穩上升的趨勢。
國際原子能機構主席在第56屆年會報告中指出,雖然由于福島核事故、持續的金融危機和天然氣價格低迷的影響,一些地區核電負荷下降,但核能仍然是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重要選擇,核電在長遠的能源結構中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中國和印度繼續堅持建設新的核電站以滿足迅速增長的能源需求。而孟加拉國、越南和埃及等希望建設核電站的國家,在經過一段時期的觀望后也開始積極推進首座核電站的建設。
在歐洲,核電發展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德國、意大利和瑞士明確表示將放棄核能,并將逐步關閉國內核電站,轉而尋求其他可替代能源。立陶宛、保加利亞的核電發展也因公眾反對陷于停滯,能源政策懸而未決。而英國、俄羅斯、法國等國家則明確表示將繼續發展核能,并且考慮加大投資力度,進一步增加核電比重。此外,匈牙利、芬蘭、波蘭、土耳其等國家也在逐步推進核電站建設。
引進資金發展核電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建設核電站的國家之一,目前有16臺核電機組正在運行,總裝機容量約10千兆瓦,提供全國約18%的電力。但由于機組的建設時間大多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預計到2023年,近90%的核反應堆都已達到退役的年齡。也就是說,即使考慮部分核電機組延長運作時間,電力仍將出現較大的缺口。
而為彌補電力缺口,英國在2008年發布了《核能白皮書》,宣布重啟核電。時任英國首相布朗稱,保障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是政府決定發展核電的兩大原因,英國決定“從現在起,電力產業在正常規劃和管理的前提下,可以建造和運營更多的核電站”。
近年來,由于政治和資金問題,英國政府一直沒有明確核電裝機容量的目標值。但英國政府多次表示,在2030年以前,英國新建核電機組將達16千兆瓦。核電將和可再生能源、清潔化石能源一起三足鼎立,共同支撐英國未來的能源結構。而據公開報道,英國政府已確定10個適合建設新一代核電站的地址。
英國政府已經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的核電技術公司進行談判,試圖引進資金來促進本國核電機組的建設。12月2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來訪的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會談時提出,中英要開展核電實質性合作,中方企業愿投資、參股甚至控股英方核電建設項目。卡梅倫則表示,支持中方參股甚至控股英核電建設項目。
今年10月,中國的核電企業已簽約參與法國電力公司在英國欣克利角建設核電站的項目。參與上述英核電項目的中國某核電集團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該項目價值160億英鎊,其所需資金主要由中方承擔。
這些內部人士稱,除了資金輸出以外,中國更希望在英國核電建設中扮演諸如工程建設等更多的角色。但英國一些官員和專家則表示,他們對于中國核工業缺乏透明度感到不安。
而根據英媒報道,布魯塞爾也開始調查英國是否為旨在提供全國7%電力的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提供高達170億英鎊的違法公共擔保。而這類調查可能會耗時幾個月,甚至幾年。這意味著該項目至少在明年夏季之前會一直會備受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