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的壓力和未來的誘惑是敦促一個企業乃至一個行業走向規范、走向強大的動力。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電工電氣大多企業真正走向成熟實際上是這十幾年來的事。表現為更加市場化、計劃經濟的影響更小了,競爭也相對更加公平了。公平的競爭就會導致的行業的成熟,行業的成熟則導致消費者的理性消費以及競爭的激烈化。競爭更加激烈了,電工電氣行業中企業的管理者才會更加認真的對待他的經營行為:講誠信、講品質。
企業的生存之道就在于找尋商機,講誠信才能得到更多的合作機會。因此,如何讓合作商更好更快的了解自己的公司及產品,成了各企業努力的目標。目前該行業的公司多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企業和產品的推廣,以實現企業間的有效溝通與合作。
一是借助于媒體的整合活動,讓彼此有一個開放的互動的平臺進行溝通,媒體就像媒婆,借助這一平臺的企業通過媒婆,從“相識、相知再到相愛”。
二是借助于協會。在行業協會實現信息的互動。聯盟的成員也都是行業中的領導品牌,形成一個圈子,大家在這個圈子里,實現信息互動、經驗交流。
第三個渠道是口碑。企業之間的口口相傳對企業品牌的樹立幫助也很大。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儀器儀表行業的企業才有一席之地,因此很受益口碑傳播一塊。
為了突破今當前的市場困局,電工電氣行業中的企業都在尋找新的出路。面對共同的壓力,他們之間的合作也越來越緊密,因為通過合作各自的優勢都可以成為對方的賣點,這對雙方都有好處。
其實作為電工電氣人,有時會感到非常難堪,因為在關鍵地方沒有我們自己的、民族的產品。不過我們的產品,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有了很大提高,而且進步非常大,速度非常快。如果深入分析這個問題的話,應該是四個基礎問題,剛才已經講了3個,關鍵的基礎材料,先進的工藝過程,核心技術元器件和零部件,還有一個就是質量的基礎技術。不管是從宏觀上看還是微觀上看,作為企業,必須圍繞這4個方面來深入研究他的產業鏈,才能真正研發出我們中國自主創新,使企業真正轉型升級的好產品、好儀器、好裝備。
從國際上看,德國是一個老牌的工業大國,實際上,德國的企業大部分不是研發人員,而是工藝人員,甚至他們的藍領工人,都是懂得工藝過程的。而且它們有非常嚴密的供應商產業鏈。也就是說你需要什么儀器,什么材料,它們就可以去研發。從日本看,這個現象就更加明顯。我們大多企業,都在學習日本的企業管理,從5S到8S,現在日本已經發展到10S,甚至到10幾S.為什么呢,日本企業也是圍繞著技術來抓管理,來提升產品質量。日本產品很多都在中國進行組裝,但是核心的技術,核心的工藝,核心的元器件和零部件,都在他們自己手里控制著。
根據長期在企業了解的情況,我認為今天如果我們能把“四基”抓住了,才能真正體現我們中國是一個工業強國,工業大國;我們才有權利,在國際上發出自己的聲音。比如我們的分析儀器這塊領域,實際上我們的核心技術、核心傳感器,還都是從國際上采購來的。這是很可怕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你的核心技術依賴度,它有一個指數,不能超過50%.一旦超過這個數,將來發生的貿易不平衡、貿易壁壘、貿易摩擦,都會影響整個工業發展。
若干年來,我也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現在特別高興的告訴大家,中國工程院受國務院的委托,在“四基”問題上,已經立項。工程院利用一年的時間,向國務院遞交一份我們自己的工業基礎研究報告。當然國家也會拿出一套政策去鼓勵支持企業朝著這方面去做。不過前期我們還是停留在學術領域上的一些研究,比如行業分析等。但是我想,這就是我們的二次工業革命,也是我們作為儀表人儀器人的一種榮幸,它將會改變我們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