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通過電視、報紙、廣播還是手機的應用程序,居住在北京的老百姓們每天除了了解溫度情況,最近還有新的關注——查看PM2.5值。近年來不僅是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區的空氣污染狀況也令人擔憂,改善空氣質量、還北京一片藍天成為了多少人心里最迫切的愿望。
“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發展清潔生產、綠色低碳技術和循環經濟”、“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生機勃勃的朝陽產業”……在近期發布的《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中對于新型的清潔、環保能源的發展著墨很多,足以看出政府對于發展風能、電能、太陽能等環境友好型能源的支持以及節能減排、減低能耗的決心。
作為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京能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在集團響應政府號召、貫徹國家工作部署,大力發展燃氣發電、光伏發電、風電、水電、生物質發電等清潔能源的過程中,運用金融手段為其提供了有力支持:2011年滿足清潔能源上市置換貸款10.33億元;2013年為清潔能源的太陽宮燃氣熱電開展了共計3034.61萬元的5筆紙票貼現;支持清潔能源自營貸款17.3億元,委托貸款46.67億元,光伏3.4億元,形成了一股不可或缺的金融支撐力量。
發展清潔能源,對于資金的運用有著很高的要求,資金運用得當也有利于各個項目的順利進行。為此京能財務除了建立資金周計劃機制,掌握資金情況,積極歸集資金,對成員單位實地拜訪,了解需求及困難,針對其實際情況制定適合的解決方案,另外還針對存貸款、融資等業務提供政策咨詢,解讀,為成員單位成功實現融資提供相應的指導和幫助。
當然,在服務集團發展清潔能源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解決,京能財務也不例外。俗話說,遇事要“迎難而上”,京能財務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樣一個事例:“在2011年與2012年間,為了滿足監管要求、全力支持清潔能源上市,我們與浦發銀行協商設計出高效且成本最低的貸款轉讓方案:通過清潔能源、新能源兩個平臺將風電、水電項目的貸款以委托貸款的形式進行集中整合,同時與浦發銀行開展信貸資產賣斷業務,將清潔能源板塊貸款全部轉讓,從而保證了清潔能源的上市進程。”
對于京能財務來說,金融創新一直是提升綜合性金融服務水平、提高內部盈利能力與外部競爭力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金融創新本就是一件具有相當難度和頗具挑戰性的事情,財務公司內部也面臨著潛在客戶資源有限,市場空間狹窄;集團政策依賴性較強,運營主動性偏弱;業務品種相對單一,金融服務手段較少;專業人才相對不足,技術開發相對較弱等等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然而京能財務在多年的實踐中,形成了一套頗具亮點的以服務為核心、產品為營銷、組織為紐帶、風控為保障、技術為支撐的金融創新模式。這一模式的運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2013年末,共151家成員單位在京能財務開立賬戶,全年資金歸集率保持平穩,可歸集資金歸集率達到90%以上;此外還提升了成員單位存款利息收入以及降低其融資成本,取得同業存款利息收入9654萬元,有效的提高了公司資金的外部獲利能力。2013年累計發放自營貸款及貼現83.57億元,貸款本息回收率100%。全年自營貸款利息收入3.21億元,較上年增加14.43%。按照一年期貸款利率計算,這幾年為成員單位節約財務成本約1.056億元。
不難發現,未來隨著綠色產業發展進程的持續推進,金融在其中的作用會愈發凸顯,產融結合將更加緊密。正如京能財務所言:“清潔能源電力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成為了金融業利潤的主要來源之一,隨著綠色金融的不斷深入,將有力支持和促進清潔能源電力產業的發展,最終使得兩大產業內各自獨立的經濟組織因同類資源共享或異類資源互補促進產業內、外部直接或間接的資源配置效率改進,推動產業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