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霧霾,新能源汽車比任何時候都引人關注,不僅社會關注,政府也很關注。人們必然要找到替代汽車傳統能源的新能源,這可能是關系到汽車廠家未來生死存亡的問題。現在可能除了傳統的化石能源以外,還找不到非常明顯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燃料的能源。
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去年生產了2212萬輛汽車,比前年增加了14.8%,其中乘用車1808萬輛,增長幅度比整個汽車的增速還要高,達到16.5%。中國人除了買房子,最重要還是買車,有的年輕人甚至把買車擺在買房子前面,汽車消費一直非常旺盛,盡管經濟一位數增長,汽車還是兩位數增長。
這對我們搞能源的來講,造成了很大壓力,光是汽車增長這一塊每年增加的油品消耗需要三千萬噸。平均一年一輛車一噸多,我們過去算過,一輛車一年大概1.5噸油,這樣對我們的原油壓力非常大,這是造成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持續增加的重要原因。
另外,就是排放的壓力,霧霾問題其實遠不止北京有,包括上海等地區現在也有,經濟發達地區或多或少都有霧霾。我們的壓力非常大,所以新能源汽車比任何時候都引人關注,不僅社會關注,政府也很關注。
去年電動汽車的生產量實際上增長很快,中國生產17533萬輛電動汽車,增幅高達39.7%,速度還是不低的,但總量不是很大。今后新能源汽車到底向什么技術方向發展?實際上無論產業界還是科技界都還是有爭論的。
現在議論比較多的電動汽車有美國的特斯拉[微博],攻勢很厲害,也可以說叫特斯拉沖擊,但是純電動汽車是不是將來一定是汽車技術的革新方向?事實上產業界、汽車界還是有爭議的。
現在電動汽車分為充電式和插電式,這兩種電動汽車都需要高性能的儲能電池,但是儲能電池還沒有真正技術上的突破,無論我們國內的比亞迪(45.26, -0.89, -1.93%)也好,還是美國的特斯拉也好,我和他們老板當面談過,他不跟我主動講電池有多重。我問電池多重?他才說六百公斤,我們的比亞迪也是六百公斤,都是在這個水平上,但是儲能電池的研究也很活躍。
在汽車領域當中,用的基本上都是鋰電池,我們國內比亞迪用的磷酸鐵鋰電池,特斯拉用的是松下的鎳鈷鋁鋰電池。現在又出現了“鋰空氣電池”,還有儲能更大“鎂電池”,這些新型電池嶄露頭角,至少研發非常迅速。另外還有國際上還有一個觀點認為電動汽車所用的鋰電池很難在短期內技術上有所突破,所以日本的汽車廠家共同聯合起來又轉去搞燃料電池去了,他們認為燃料電池可能將來還是方向。
另外,國內采取最簡單易行的辦法就是柴油汽油改為天然氣加注,特別卡車的加注非常盛行,深圳的中集公司、陜西重型汽車都在做改裝汽車,就是改成可以加注天然氣,或者雙燃料汽車,兩種都可以加。
汽車燃料方面我們過去搞過乙醇汽油,我在能源局時在東北三省和河南、安徽推廣乙醇汽油,每輛車加的油里面都有10%的乙醇。但是過去拿玉米做,后來溫總理對于糧食安全很重視,不讓用玉米做,現在發明了用植物秸稈來做。還有生物柴油用廢棄的食物油來做,當然地溝油進入餐桌不可以的,可以變成柴油加在里面。
有些國家制定汽油標準,必須有5%的廢棄油在里面。這樣一些新的產業出現了。甚至上海世博會上出現超級電容器,就是迅速充電,汽車停站時候鞭子升上去和電網接觸,可以幾秒鐘馬上充上電,然后跑一公里,汽車到下一站旅客上下車時馬上又充上電。
這就是使用了超級電容器,這個研發也非常快。圍繞著汽車能源五花八門,但是最后哪個勝出不好說,包括特斯拉有人贊揚也有人說不是很好,各種各樣的議論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