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基礎零部件制造能力差。雖然我國在相關零部件制造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無論從質量、產品系列,還是批量化供給方面都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造成關鍵零部件長期依賴進口,影響了我國機器人的價格競爭力。
我國自動化系統自主創新能力低下,自主知識產權匱乏,具體表現在國產高端自動化產品奇缺,市場競爭力不強。目前,我國國產高端成套專用控制系統或優化系統幾乎為零,公用工程大型裝備自動化控制系統十分落后。
公用大型工程裝備指的是大型工程機械裝備、大型礦山機械裝備、大型口岸工程裝備、大型交通工程裝備、大型城市工程裝備等,長期以來,資金投入不足,研發力量薄弱,缺乏現代控制理論、方法、技術的融入。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大型挖掘機、大型攤鋪機、大型裝載機等重大裝備,控制系統絕大部分由國外提供。
從工業機器人的應用看中國的工業自動化水平
我們以工業機器人為例子,來看中國的自動化現狀。自從20世紀60年代人類制造了第一臺工業機器人以來,機器人就顯示出了極強的生命力。經過40年的飛速發展,在工業發達國家,機器人已經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機械加工行業、電子電氣行業、橡膠及塑料工業、食品工業、物流、制造業等諸多領域中。
據相關統計數據表明,工業機器人主要用于汽車工業及汽車零部件工業,占整個機器人市場的61%,金屬制品業占8%,橡膠及塑料工業和電子電氣行業分別占7%,食品工業占2%,其他工業占15%。
目前,我國進口的工業機器人主要來自日本。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特別是汽車業的高速發展,每年新增工業機器人的臺數和總量都在快速增長。2006年,我國工業機器人新安裝臺數達5770臺,2007年為6581臺,2008年則達到7500臺。截至2008年年末,我國已有工業機器人31400臺。
隨著我國制造業從勞動密集型向現代化方向發展,機器人保有量達到一定的規模,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不少差距。僅從汽車工業每百萬名生產工人占有的機器人數量來比較,日本1710臺、意大利1600臺、美國770臺、英國610臺、瑞典630臺,而我國還不到90臺,中國仍然是世界上相對比較落后的國家。面對中國這樣龐大的市場,每個機器人供應商都有著非常大的用武之地。
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建立了9個機器人產業化基地和7個科研基地。產業化基地的建設,為發展我國機器人產業奠定了基礎。目前,我國已經能夠生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平面關節型裝配機器人、直角坐標機器人、弧焊機器人、點焊機器人、搬運碼垛機器人等一系列產品,不少品種已經實現了小批量生產。
盡管機器人產業化已呈星火燎原之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除了眾多歷史原因造成的制造業水平低下的原因外,更多的是對工業機器人產業的認識和定位上存在著不同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