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智慧城市、分布式能源、微網……這是我們打開電視經常聽到的概念,但人們往往很難找到通用準確的說法來定義這些概念。比如清潔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這幾個概念的區別,能講清的人可能并不多。而一直拿來與特高壓捆綁討論的智能電網,至今世界各國都有各自的定義。那么特高壓是不是就是智能電網?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去年年底發表的《智能電網與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文中已經定義得非常清楚:未來的智能電網,是網架堅強、廣泛互聯、高度智能、開放互動的“能源互聯網”。特高壓是智能電網網架堅強的基礎,是能源互聯網的首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承認,大量特高壓工程造價可能會高達數千億,但與能源互聯網這一涉及多產業多終端、可能會產生幾萬億產業規模的未來工業體系相比,還只是一個開始。由此可見,一如分布式與微網是兩個不同維度、不同層級的概念一樣,不能把特高壓與智能電網畫上等號。
“全國一張網” 智能電網、特高壓是幫兇
特高壓為骨干,各級電網為經絡,一張堅強有力的大電網聯起九州大地。隨著用電負荷的增長和電力系統規模的持續擴大,積極推進全國聯網,在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電力資源,成為電力工業發展的內在需要。2011年12月9日,青藏聯網工程提前一年建成并投入試運行,標志著我國內地電網全面互聯,大電網結構也更加堅強,資源優化配置功能更加明顯。
在加強和完善各省區主網架結構的同時,我國加快了區域間輸電通道建設,跨區輸電能力持續增強。截至2010年年底,跨區輸電能力達4020萬千瓦,比2005年增長了2.3倍;全年跨區交易電量1492億千瓦時,比2005年增長了85.9%。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號角的吹響,西部地區成為了電網建設的重要高地。黨的十六大以來,750千伏電網在西北地區由“獨苗”到主網架全面升級,特別是新疆,從2007年220千伏主網聯起天山南北到2010年進入“750俱樂部”,電網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如今,隨著新疆—西北主網聯網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開工建設,西北五省將更緊密地聯接在一起。
目前,國家電網已成為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系統規模最大、資源配置能力最強的交直流混合電網,電網功能、形態和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以特高壓為代表的電網已經不僅僅是電能輸送的載體,更重要的是,成為了現代能源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變革未有窮期,發展任重道遠。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劉振亞指出,未來我國電網發展需要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以解決特高壓和配電網“兩頭薄弱”問題為重點,加快發展特高壓骨干電網,統籌各級電網發展,完善城市和農村電網,形成網架結構合理、資源配置能力強大的堅強智能電網。隨著“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三縱三橫”送電格局形成,屆時,電網將成為集電力輸送、能源配置、信息傳輸、網絡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社會公共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