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嚴重的霧霾波及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影響面積約143萬平方公里,百姓飽受十面“霾”伏的困擾。霧霾治理成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及頻率很高的熱詞,代表委員們紛紛呼吁:要經濟發展,也要藍天白云。
“我們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話擲地有聲,彰顯了政府治霾的決心。落實2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實施跨區送電項目,有效對抗霧霾侵襲。這是打贏這場“呼吸保衛戰”的必由之路。
特高壓輸電不是污染的轉移,而是清潔能源消納的平臺
東中部地區污染超出了環境承載極限,已不具備發展煤電的空間。通過特高壓輸電,可以統籌利用東西部環境容量,促進清潔能源開發,優化配置全國環境資源,為全國經濟持續發展提供堅強電力保障。
有一種觀點認為,實現特高壓輸電只是將污染從A地轉到了B地,污染總量并沒有改變。顯然,在我國能源總量硬需求的大背景下,這一觀點忽視了兩方面內容:一是環境容量概念,二是西部清潔能源的潛力。
我國東中部地區的藍天之所以“缺乏耐力”,與污染超出當地的環境承載極限關系密切。根據環保部統計,全國104個重酸雨城市全部分布在東中部。2013年環保部重點監測的74個城市中,京津冀11個城市年均PM2.5濃度排在前20位、7個排在前10位。今年2月,北京、石家莊、濟南、鄭州等東中部城市霧霾天數超過國家二級標準均在20天以上。
專業知識告訴我們,當污染在環境承載力之內,環境具有一定的自我凈化能力。如果超過環境承載極限,生態系統就會損傷、破壞乃至瓦解。以硫沉降為例,在95%的保護率下,京津冀、長三角的最大允許硫沉降分別為39.7萬噸/年和24.3萬噸/年,而這兩個地區2012年二氧化硫實際排放量分別為166萬噸和184.6萬噸,遠超環境承載極限。
把好脈,才能開對藥方。東中部地區經濟快速增長需要大量能源資源,這是硬需求,但污染卻已超出環境承載極限。面對兩難困境,特高壓的發展為破解這一困局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建設特高壓,可以更大規模消納清潔能源。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放在突出地位,一系列支持清潔能源發展的政策陸續出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
中國的清潔能源資源豐富,水能可開發資源6億千瓦左右;風能、太陽能可開發資源分別超過25億、27億千瓦,相當于18億千瓦常規火電。根據《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提高到11.4%,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30%。
然而,我國七成以上的清潔能源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區,距離東中部負荷中心一般超過1000公里,且能源資源開發較為集中,出現了大水電、大型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等。建設特高壓,為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提供“空中高速路”,可實現全國范圍內PM2.5等污染物的全面減排。
據了解,國家電網公司規劃到2020年建成“五縱五橫”特高壓骨干網架和27回特高壓直流工程,能滿足5.5億千瓦清潔能源送出和消納的需要。這個容易嗎?如果都靠東中部自身的煤電發展,那是難以想象的。
另一方面,建設特高壓,可以統籌利用東西部的環境容量,優化配置全國環境資源。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在短期內很難發生變化。那么,相比較東中部地區密集的火電廠分布格局,我國西部、北部地區環境利用空間比較大,在環境可承載范圍內通過集約化開發,建設一定規模的燃煤電廠,再通過特高壓輸送到東中部地區是完全可行的。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3個地區占全國8%的人口,卻消耗了超過40%的能源、50%左右的燃油。就地平衡的用能現狀使得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PM2.5濃度值經常出現“爆表”情況。
而從單位國土面積煤電裝機來看,西部、北部地區遠低于東中部地區。按照國家規劃,未來我國將重點開發山西、陜西、內蒙古、寧夏、新疆五省(區)煤電基地,目前上述地區煤電僅占全國的五分之一,預計2020年提高到三分之一,單位國土面積煤電裝機仍然遠低于東中部,只有京津冀魯的十分之一,長三角的二十分之一。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中國中西部是富煤地區,這些地方環境容量比京津冀相對要大。
此外,西部、北部地區新建的煤電基地將采取更加嚴格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大量應用新工藝、新技術,并綜合考慮當地的環保空間等因素,這些條件是東中部地區的老電廠、“小火電”所無法比擬的。
“電能替代”將改變以煤為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
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直燃煤比重過高是引發霧霾污染的主要原因。顯而易見,實踐“電能替代”,落實“以電代煤”,對于降低霧霾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相比起電煤,散燒煤才是霧霾的主要源頭,而這并不是簡單的“以電代煤”能夠解決的。持這種觀點的人,并沒有充分理解“電能替代”戰略中“以電代煤”的含義。
國家電網公司“電能替代”戰略中,“以電代煤”蘊含著契合這一要求的豐富內容——用電能代替包括散燒煤在內的直燃煤,將工業鍋爐、工業煤窯爐、居民取暖廚炊等用煤改為用電。
有數據顯示,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直燃煤比重過高是引發霧霾污染的主要原因。2013年,我國能源消費37.6億噸標煤,其中煤炭消費25億噸標煤,占66%。煤炭消費當中電煤、原料煤、直燃煤分別占51%、27%、22%,而發達國家80%以上的煤炭用于發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