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Robotics最近發表了機器人行業年度更新,他們認為去年全球多功能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大約為16.2萬個,其中在中國的銷量為2.5萬個,只略低于在北美地區和日本的銷量。到2016年,預計中國的工業機器人使用量將達到3.8萬,比日本或北美高出20%。
2013年,中國使用中的工業機器人有12萬個,而日本則有31萬個,北美地區則為21.5萬,中國要趕上這兩個國家和地區還要花上好些年。但中國的安裝基礎很有可能在2016年超過德國。
在很多方面看這并不奇怪,畢竟大約40%的工業機器人都進入到汽車制造行業。與歐洲和美洲一樣,中國的汽車制造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比世界上任何國家生產的汽車都要多。
但是,中國機器人生產商并不屬于全球行業協會的一部分,所以中國自產自用的工業機器人并沒算入到全球的統計數據。這樣,如果你認為上面提到的數據其實很小,那也正常。富士康內部生產的機器人并沒有算在里面,因為它們是中國成千上百家機器人廠商賣給富士康的產品,這些生產商在阿里巴巴一搜一大把。實際上,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很可能已經占到了全球的40%。
推動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政策建議
面對我國發展強勁的工業機器人產業,世界工業機器人知名企業紛紛在我國投資建廠,與此同時,進口工業機器人價格在逐年下降,對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面對國內薄弱的力量和國外巨頭的打壓,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必須重視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加強機器人產業鏈各環節的技術創新,顯著提高工業機器人的可靠性;特別要發揮用戶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鼓勵企業建立應用示范工程,積累經驗,逐步拓展領域。
(一)注重零部件產業的發展。盡管我國在工業機器人的相關基礎零部件方面已經有了一定基礎,但是無論從質量、可靠性、產品系列、還是批量化供給方面都與國外產品有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電機和高精密減速器方面的差距尤為明顯。我國目前自主生產的機器人的核心關鍵零部件大量依靠進口,因此導致了我國自主生產的機器人的性價比低,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競爭能力差等問題,是造成我國目前機器人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工業機器人本體產業的發展取決于零部件產業的發展,因此須高度重視工業機器人零部件產業的發展。
(二)注重加強條件能力建設。幾十年來,我國相繼建立了多個機器人產業化基地和科研基地,但是高水平的檢測驗證手段欠缺等問題阻礙了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因此下一步的發展需要強化條件能力建設,并建設第三方檢測機構,滿足工業機器人發展的需要。
(三)鼓勵系統集成商和機器人本體企業的協調發展。雖然國內在機器人單體技術上與國外有明顯差距,但在實際應用工業機器人的系統集成項目中,影響系統精度及可靠性的因素很多,不僅由機器人單體所決定,還包括控制系統、附屬的夾具、傳輸設備精度、機器人視覺或傳感等設備的因素,因此在單體技術有差距的情況下,國內企業可以利用系統集成領域的技術優勢來彌補國產機器人單體技術的不足,縮小差距,從而能夠使得國內系統在市場中具備與國際巨頭產品競爭的能力。因此,加強系統集成商的發展能夠為國產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彌補目前國產工業機器人技術中的缺陷。
(四)對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給予稅收等政策支持。建議制定工業機器人本體生產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適時提高整機進口關稅;建議對于產業化初期用于智能制造示范工程的國產機器人給予財政性獎勵,對於一些有危險、有毒、有害工作崗位,制定必須以機器人代替人工等指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