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用電需求,從提高國家能源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高度出發,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的電網,對于我國電力工業實現自主創新、提高能源資源使用效率、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電能資源與需求分布極不均衡,決定能源傳輸格局的新變化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決定了我國區域電能需求分布極不均衡。東部地區借助文化、科技、資金、交通和貿易等方面的基礎優勢,國民經濟將繼續高速發展,加上人口的聚集,到2020年,華東、廣東、京津唐、山東和遼寧電網年用電量之和占全國年用電量的比例高達50%以上。
而從能源資源的情況看,將來我國石油的短缺將會對我國的能源傳輸能力和成本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不開辟我國能源運輸的新途徑,運輸燃料油的短缺將會導致煤炭運力不足和運費大幅上漲。因此,我國能源傳輸在發展思路上有必要考慮北電南送,以提高我國能源安全的保障度。
從我國北方煤電的發展條件看,晉東南、陜北、蒙西、錫盟、寧夏靈武、呼盟均具備建設大型煤電基地的條件,可開發的規模主要取決于水資源承載能力。呼盟地區可用的水資源較豐富,適于就地實現煤電轉化。
晉東南、陜北、蒙西、錫盟、寧夏靈武等煤炭基地水資源相對不足,需要采用空冷技術。通過將汽輪發電機組的冷卻方式由水冷改為空冷,減少原有機組的冷卻用水和新建節水型空冷機組,可為發展火電基地創造一定的條件。
到2020年,陜北、晉東南、蒙西、錫盟、寧夏、哈密煤電基地規劃裝機容量可達8000萬千瓦。從遠期看,將有大量電力遠距離輸出,實施西電東送,參與全國能源資源優化配置。
隨著我國西南水電的開發,西南也有大量的電力需要遠距離輸送。2020年之前,金沙江的溪洛渡、向家壩、白鶴灘、烏東德四個梯級電站共計3800多萬千瓦水電,以及四川另有2400萬千瓦水電,均需送往華中和華東,貴州送廣東電力也在1000萬千瓦以上,云南水電送廣東規模在2000萬千瓦以上。
在環保方面,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城市地區、沿海經濟快速發展地區以及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嚴重地區,已經基本上沒有大氣環境容量資源。今后負荷中心地區燃煤電源項目建設將更多地受到環境容量的限制。
綜上所述,我國經濟的發展和能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及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環境容量對發展煤電的限制,決定了我國需要將數量巨大的能源遠距離輸送,需要在已有能源傳輸途徑上開辟新的高效率、低能耗的輸能途徑。
特高壓交流電網是我國電網結構優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隨著國內外經濟情況和能源供應以及我國電網自身情況的巨大變化,面對電網發展的一系列突出問題,我們不能諱疾忌醫,更不能形而上學、刻舟求劍。如果電網繼續停留在500千伏水平上,而片面強調特高壓直流的作用,必將帶來一系列問題。具體講,我國大電網進一步發展需要解決如下問題:
1.我國電網過去比較被動地跟隨著電源的建設而發展,結果導致我國跨區之間大容量輸電網絡規模過小,輸電能力不足。
2.現有500千伏電網輸送能力不能滿足大范圍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和電力市場的要求。
3.電力密集地區電網短路電流控制困難,例如,2020年華東電網部分500千伏母線短路電流水平將超過斷路器最大遮斷電流能力。
4.長鏈型電網結構動態穩定問題突出,在東北、華北、華中電網500千伏交流聯網,結構比較薄弱,存在低頻振蕩,動態穩定問題比較突出。
5.受端電網存在多直流集中落點和電壓穩定問題,如果西電東送華東電網全部采用直流輸電方式,落點華東電網的直流換流站將超過10個,受端系統在嚴重短路故障的情況下,系統因故障發生連鎖反應的風險較大。
建設特高壓交流輸電網絡能夠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針對我國能源流通量大、輸送距離遠的國情,應建立強大的特高壓交流輸電網絡,作為能源傳輸的新途徑。
特高壓輸電線路的輸電能力約相當于500千伏的4至5倍,采用特高壓輸電可減少輸電走廊用地面積,有效減少土地占用;在輸送相同容量的條件下,采用特高壓輸電比采用500千伏輸電可降低三分之一的損耗;采用特高壓電網可實現輸電和輸煤并舉,將來還可減少能源運輸燃料費用,降低能源輸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