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開始全球光伏市場迎來了新的增長點,據行業分析機構統計增值近12%,新興光伏市場的崛起,拉動了整個光伏市場的增長。對于歐洲等西方國家來說光伏發電已經得到廣泛應用,而對于起步較晚的中國來說,光伏發電正處于破冰階段。近年來,隨著政策的落實、補貼的細化,作為逆變器行業的“后來者”---深圳市首航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航新能源”)是如何在市場中定位自己?“后來者“如何在競爭中去迎面強者?記者采訪到首航新能源國內銷售總監孫鄭晨。
作為國內銷售總監,孫鄭晨長期從事光伏產品的銷售工作,和市場、上下游客戶打交道,在長期工作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當前的市場也有獨特的見解。
國內市場潛力凸顯,分布式發電備受追捧
據統計2013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市場將達到36GW,同比增長近12%。其中全球主要裝機國家如日本、德國和美國的裝機量分別達到6、4和3.5GW。歐洲地區光伏裝機量約為9GW,裝機全球占比由過去的50%以上下降至26%,市場需求連續兩年下滑。我國新增裝機量達10GW,同比增長122%,居全球首位,其中光伏大型地面地站約為7GW,分布式發電約為3GW。
2013年,國務院出臺“國發24號文”等多個政策文件,從上網電價、補貼資金、并網管理等多個層面破解國內應用市場發展的瓶頸,力促國內市場的規模化啟動。光伏電站在現有補貼水平和出力無限制的情況下,利潤高企,電站投資受到各路資本追捧。另為趕在年底前并網以獲得1元/瓦的電價,掀起了新一輪大型電站建設高潮。國家也高度重視分布式發電發展,在“十二五”末所規劃的35GW容量中,有20GW為分布式發電。
談到2014年國內光伏市場的預期裝機量,孫鄭晨認為:“2013年,我國《分布式光伏管理辦法》頒布,明確了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政策,使得分布式項目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同時在2014年光伏建設12GW的指導目標中,有8GW為分布式發電。這意味著光伏應用領域正在醞釀一場革命,其模式正由大型地面電站向分布式項目過渡。
10GW國內市場份額,作為“后來者”如何在市場中定位?
當問其如何去看待這10GW時,孫鄭晨告訴記者:“光伏市場的興起,光伏企業要想做大做強,要抓住機遇首先要從自身著手,需要從產品線的不斷豐富到制造工藝的持續優化,從銷售到服務、從戰略規劃到企業文化,都要形成自身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只有這些做好才能為立足光伏市場,才能在高手如林地同行業中永駐潮頭做好鋪墊。”
記者了解到,未來首航新能源會同時兼顧國內外市場,其中澳大利亞以及歐洲各國是近期著重開拓的主要市場,而在國內仍然要繼續深耕,畢竟中國是一個容量很大的市場,未來的發展的潛力巨大。
逆變器行業的“后來者”,面對競爭對手如林,如何“居上”?
孫鄭晨告訴記者:“新興市場在不斷的興起,對于逆變器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塊塊誘人的蛋糕,關鍵看企業如何付諸實施,如何去適應這個“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生存法則。”
“行業間的競爭愈演愈烈,競爭也呈現多元化,從品牌競爭,上升到價格比拼、資金的比拼等,上游組件企業的在”寒冬”中剛剛經歷興衰更替,而今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生存法則,則同樣適應于逆變器行業,未來逆變器企業也將變得強者更強,弱者淘汰”孫鄭晨感慨到。
從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中國光伏市場以主流逆變器廠商占據73%的市場份額,并且各家都在秣馬厲兵,試圖不斷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勢均力敵地各家逆變器企業勢必會將競爭格局整合進行得更深入。而在這場競爭中,總要有人倒下或起來,關鍵是看企業怎么沖出這種局面。
說到逆變器行業的“后來者”,孫鄭晨向記者透露“首航新能源總部位于中國深圳,是深圳首航集團的一個全資子公司依托首航集團的雄厚實力和雄厚的資金支持于2013年成立。首航集團從2007年開始從事通信和可再生能源行業,其中首航通信已經成為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的頂尖企業之一。”。
作為逆變器行業的“后來者”--首航新能源,真正籌劃逆變器是遠遠早于公司成立之時,經過2年多的技術積累和沉淀,2013年伴隨著國內市場的興起而成立,尤其說“后來者”不如確切的說是“未雨綢繆者”。
記者側面了解到,面對競爭的激烈首航新能源在發展過程注重“科學發展,客觀認知市場”,因地制宜、科學設計,洞察客戶需求,著力從產品的高效、可靠、輕巧、便捷等方面開展持續的優化設計和創新研制。
孫鄭晨認為“不穩定的技術、投機取巧的新產品不可能在市場上站住腳,掙快錢的短視行為,不但危害自身企業,甚至會影響光伏全行業的發展。以逆變器為例,設備的先進性能和穩定運行將直接影響到光伏電站投資人的獲益,我們逆變器廠商不能夠提供好的產品,會直接打擊電站投資的熱情,使行業進入惡性循環當中。為了企業更為了行業,我們在不斷創新的同時,更要關注產品質量,以保證光伏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