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G成了一個比較熱的話題。我國IMT-2020(5G)峰會不久前舉辦,《5G愿景和需求》白皮書也隨之發布;2014亞洲移動通訊博覽會上,貝爾實驗室專家的話題就是5G;日前,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又發出5G工程師招聘啟事。5G時代真的要來了嗎?并非如此,按照5G時間表,最早商用部署會在2020年,專家甚至預言大規模的5G應用要在2025年。
但為什么現在5G話題如此火熱?
筆者認為原因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多個組織在推動5G的發展,如NGMN(下一代移動網絡聯盟)、WWRF(無線世界研究論壇)、歐盟的METIS、英國的5GIC、日本的2020 & Beyond Ad Hoc、韓國的5G論壇、中國的IMT-2020(5G)等。在這些組織的推動下,業界的力量向5G凝聚,目前,愛立信、諾基亞、三星、華為、大唐電信、阿爾卡特朗訊、中國移動、DoCoMo等先后發出了關于5G的白皮書和研究報告。
二是通信業標準先行,實力企業希望成為標準主導者。與其他行業先有應用后有標準不同,通信行業是先確定標準,以保證設備間的互聯互通。而每代移動通信標準,標準的主導企業都會有比較理想的利益回報。目前,5G需要用到的關鍵技術還在討論中,各個企業都在提出自己的技術方案,以取得業界的認可,從而爭取5G標準制定時的話語權。例如,大規模的MIMO(多入多出)、NOMA(非正交多址接入)、雙工技術、FBMC(濾波器組多載波系統)等,目前已經初步得到業界認可,
三是5G思維在反哺4G發展。從1G到4G,最重視的是無線網絡的速度和覆蓋水平,而5G更強調從用戶體驗和業務實現的角度來定義網絡能力。移動互聯網、M2M、物聯網將是5G的三大驅動力,5G網絡也將是多種技術的整合。因此,除了通過提高無線傳輸能力承載更高數據速率之外,新型網絡架構也是研究重點,如通過分布式、扁平化的網絡架構,消除網絡的流量瓶頸和延時,搭建更加適合于移動互聯網業務特點的新型網絡架構等。這些研究成果,必將會影響4G。貝爾實驗室近期研究的兩個5G技術——AGBR(自適應保證比特速率)和CARA(上下文感知的資源分配),都是在無線網絡速率不理想時,通過端到端的優化提高觀看視頻的用戶體驗。而這兩項技術,也可以應用在4G網絡上。
針對當前業界熱衷于談論5G的現象,也有專家提醒,4G網絡應是當下的重點,只有在4G上做出好的用戶體驗,才會推動5G的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