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產業再次遭到美國起訴“雙反”案尚未塵埃落定,這邊剛消停一年多的中美轎車及輕型卡車輪胎之戰硝煙又起,這一系列中外貿易爭端引發了世界輿論的高度關注。
經歷過幾輪較量后美國對我國的“雙反”的實際意義并不太大。在經歷歐美“雙反”后,中國的光伏企業已經調整了市場結構,分散了風險,提高了在亞非拉市場的比例。中國光伏企業實現了一個重生,無論在市場多元化還是科技進步方面,特別是在光伏產品的成本和附加值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光伏產品對歐美市場的依賴在逐步降低。數據顯示,受第一輪歐美“雙反”調查影響,2012年中國光伏產品對美歐出口量大幅下降,較2011年分別下降約30%和45%。
目前,美國起訴中國光伏產業,其原因也不僅僅是出于產業考量,政治因素也摻雜其中。所以,在中國光伏業以及中國轎車及輕型卡車輪胎所涉爭端中,歐美國家所標舉的指控理由固然堂皇,卻不地道。
全球經濟形勢不穩定的情況下,貿易摩擦高發態勢很難避免。近年來,在躍居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的同時,我國也成為全球遭受貿易調查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今年以來單單美國就對中國手機和平板電腦、電子防盜產品、集裝箱、輪胎、甲磺草胺產品發起3起知識產權“337”調查等發起一系列的“雙反”的調查。
面對近期頻頻發生的外貿爭端,我們還是要用平常心來看待。其實,“雙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長年遭遇“雙反”卻只能“口頭抗議”,可怕的是在交了多次學費之后,政府和企業還沒有 “刷經驗,練技能”,沒有提升應對國際貿易糾紛的應變能力和反擊意識。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合則多贏,斗則俱傷”已經成為各國有識之士的共識。中歐光伏貿易爭端的“和解”也為貿易爭端的解決提供了一個具有示范性的標本。從中不難得到三點啟示:
一是中國從政府到公司層面都進行了積極應對,就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中國政府對歐盟挑起的光伏貿易爭端反應迅速。在歐盟宣布初裁的當天,中國政府宣布啟動對歐洲葡萄酒反傾銷調查。此舉正中要害,歐盟的葡萄酒出口大國法國、意大利恰好是這次對華光伏案的支持者。
二是貿易爭端的解決需要政府強力而恰到好處的支持。此前在中歐光伏貿易爭端中,李克強總理的外交斡旋功不可沒,他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歐盟對華光伏產品雙反案損人不利己。”中國分步在北歐、南歐、中歐、西歐開展全方位各有側重的“經濟外交”,為沖突的最終軟著陸提供外交支持。
三是行業協會充分發揮了作用,聯合大小企業齊心合力維護權益。中國機電商會組團去歐盟談判,大小光伏企業集體參與,打破了以往過分依賴政府的行為,形成了政府、行業商會、企業齊心合力爭取的局面。
但要從根本上消除與歐美各國的貿易爭端,除了積極應對、總結經驗之外,中國自身也有很多工作要做。譬如,調整那種對出口產業過度呵護的產業扶持政策,讓企業在市場的風雨中自由搏擊成長;理順政府與企業的關系,督促企業陽光治理合規經營等,打造國內公平競爭環境。
摩擦之中有磨煉,挑戰之中有機遇。美針對中國挑起的貿易摩擦是壓力,也是倒逼中國加快市場化改革的動力。認識到這一點并切實付諸實踐,對于中國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