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材料行業最初誕生于北美,2013年,北美地區在900萬噸的全球復合材料總產量中占據了三分之一。北美總消費量為250萬噸,低于中國的290萬噸。歐洲和亞洲(不包括中國)的消費量總計為150萬噸。
日前,JEC集團負責人在JEC美洲復合材料展上說,美國是迄今全球復合材料滲透最快的市場,人均消費量約為20磅。但中國只有約4磅,不過從現在起到2018年的增速將大大加快。
JEC預計,從2013年到2018年,全球復合材料銷量年增長將達6%,銷售額年增幅將為7%。中國將占到這一五年期增長中的45%,比北美的23%高出近一倍。
JEC總裁兼CEOFrédériqueMutel說,碳素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市場較小,但在不斷發展,尤其在汽車領域。但她表示,必須加強開發工作來降低復合材料零部件的成本。“自動化已成為當今行業的關鍵問題。如何大批量生產復合材料零部件?這是我們在所有地區面臨的主要問題。”
不過,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世界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數據顯示,Mutel所擔心的問題將會在中國市場取得改善。2013年中國共購買36560臺工業機器人,相比2012年增加近60%,而日本以26015臺位居第二,排在第三的美國買了23679臺。“曾經是手工勞動者的‘世界工廠’的中國,現已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買家。2013年,全球每售出5臺工業機器人,便有1臺被中國買走。”
據分析,從2008年至2013年,中國購買工業機器人的增幅平均每年為36%。不斷增長的需求主要來自大型跨國制造業企業,尤其是汽車行業。中國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汽車制造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占中國總體需求的60%。不過,咨詢公司Solidiance亞太區總裁迪埃特表示,“目前日本仍是機器人制造行業最具主導力的國家。”她預計,6大日本機器人公司占據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的一半,而中國本土4大機器人設備制造商加在一起僅占中國市場份額的5%。
盡管中國增長迅猛,目前日本仍然是使用工業機器人數量最多的國家。2012年,全世界正在使用中的工業機器人約123萬臺。其中,日本以31萬臺擁有量居世界第一,約占25%。中國擁有量約為9.6萬臺,美國為16.8萬臺。統計顯示,2012年,中國制造業每萬人機器人擁有量僅為23臺,而韓國為396臺,日本為332臺。
隨著人力資源成本的提升,以及中國企業日益融入國際市場,工業機器人的使用范圍將隨之擴大,就目前而言,制造行業每萬人機器人的擁有量相比韓國、日本的差距還是很大,趕超或達到韓、日水平,筆者預計時間將在5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