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時間回溯到兩年前,在智能手機大潮來臨之際,由雷軍旗下的小米科技發端,阿里、百度、盛大和360等紛紛扎入選擇直接做硬件或與硬件廠商合作,推出帶有自家印記的智能手機產品。彼時,“互聯網手機”成為業界被討論最多的熱詞,幾乎每一位互聯網領袖被媒體記者包圍時都免不了“是否要做手機”的追問。
但兩年之后,無論從各類智能手機銷量榜單,還是從流量來源的統計看,傳統硬件廠商出身的“中華酷聯”位居前列,而絕大多數所謂的“互聯網手機”品牌已經不在市場上發聲,除了一直處于爭議聲中的小米。
上周,小米科技CEO雷軍與他的小米團隊又一次站到風口浪尖:這次并非因為小米手機、MIUI手機系統、小米盒子,而是傳聞已久的紅米手機。隨著紅米以799元低價發布,小米也再次遭遇同行“問候”,甚至被指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以山寨血洗山寨。
實際上,小米推紅米手機并非心血來潮,其一年多前就開始醞釀推低端智能機。但小米手機定位是發燒友而生,小米擔心在高端定位立足后,做低端手機自毀品牌。小米手機追求的高性能、高性價比模式也讓小米手機成本高居不下,難以做千元智能機市場。
小米也一直效仿蘋果打造粉絲經濟,創辦伊始,雷軍就描繪一張前進方向藍圖:通過互聯網培養粉絲,通過手機頂級配置并強調性價比方式吸引用戶;手機銷售只通過互聯網銷售;在商業模式上,不以手機盈利為目的,先積累口碑建立品牌,繼而把手機變成渠道。
進入到2013年,當智能手機CPU核戰和主頻之戰呈現疲態,小米手機發燒之路窮途末路、微博等社交平臺在PC端優勢減弱,小米粉絲經濟疲軟時,已經壯大的小米手機卻要沖刺1500萬臺的年度銷售目標,這使得渴望持續發展的小米不得不切入低端市場。
既能與小米手機品牌有區分,讓小米殺入更廣闊的千元智能機市場,也能避免自毀品牌風險,成立紅米的新品牌就顯得理所當然。酷派副總裁李旺被問及小米推紅米一事時顯得并不驚訝。李旺對騰訊科技表示,小米涉足千元智能機市場很正常,任何企業都需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