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訊:臨近8月6日歐盟對華光伏產品正式開征高額反傾銷稅的最后關頭,中歐達成最終的價格承諾方案。這對于身處困境當中的中國光伏產業來說,可謂是極大的利好。但業內人士提醒,在產能過剩沒有根本改變的大背景下,國內的光伏產業還將在較長一定時期內處于加速洗牌和行業調整階段。走高。無錫尚德(STP)上漲2.84%至1.45美元,英綠新能源(YGE)上漲1.00%至4.05美元。躲過高額關稅價格大幅下跌,行業產能出現過剩。歐美等國“雙反”政策更讓光伏行業雪上加霜,國內組件產品價格進一步深跌,光伏企業的日子越來越難過。電力有限公司被債權銀行聯合申請破產,其他企業業績雖有改善,但也難言樂觀。更嚴重的是,資本正遠離光伏行業。金融數據及商業信息服務提供商投中集團統計顯示,2012年以來,光伏行業由盛轉衰,全年僅披露7起融資案例,融資總額為5.75億美元,較2011年大幅下滑。而2013年以來,僅有湘電新能源一家光伏企業獲得融資。及關鍵器件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中歐雙方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反傾銷稅率將會升至47.6%。屆時,中國光伏企業將遭受重創。多晶硅采取臨時反傾銷措施。雖然名單里沒有歐盟,但業界認為這是敲山震虎,為與歐盟談判留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