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展現狀
(1)市場需求快速增長,但嚴重依賴國外進口
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已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從2010年開始我國工業機器人需求量激增,但目前我國新增工業機器人中超過70%依賴國外進口。
(2)產業化初步取得進展,但程度較低
近年來,在需求快速擴張及國家自主創新政策作用下,國內一大批企業或自主研制或與科研院所合作,進入工業機器人研制和生產行列,我國工業機器人進入了初步產業化階段。一些產品已開始產業化生產應用,但由于在精度、速度等方面不如進口的同類產品,因此這些產品產業化應用程度較低,缺乏品牌認知度,市場份額小。
(3)掌握了一些先進技術,但整體技術水平仍然較低
我國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機器人操作機的設計制造技術、控制系統硬件和軟件設計技術、運動學和軌跡規劃技術,生產了部分機器人關鍵元器件,開發出噴漆、弧焊、電焊、裝配、搬運等機器人。一些產品的技術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在總體技術上還有很大差距,僅相當于國外90年代中期的水平。
2、面臨挑戰
(1)外資品牌占國內市場絕對份額
瑞典的abb、日本的fanuc(發那科)、日本的YASKAWA(安川電機)、德國的kuka(庫卡)等知名企業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達到近90%,僅FANUC一家,就在我國占有23%的市場份額。
(2)關鍵核心部件受制于人
雖然我國在工業機器人相關零部件方面有了一定的產業基礎,但是無論從質量、產品系列,還是批量化供給方面都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電機和精密減速器方面的差距尤其明顯,長期依賴進口。
(3)產業化發展有待規范
伴隨我國工業機器人需求的迅猛增長,實力良莠不齊的企業紛紛進入工業機器人生產市場,勢必造成質低價廉的惡性競爭;雖然我國有近百家從事工業機器人研究生產的高校院所和企業,但現行的體制造成研究形式上過于獨立封閉、內容上較為分散,難以形成合力,造成重復研究與時間、經費的浪費;多數企業熱衷于大而全,一些關鍵部件研發生產的企業紛紛轉入整機的生產,難以形成研發、生產、制造、銷售、集成、服務等有序、細化的產業鏈。因此,工業機器人的產業化發展有待規范。
(4)研發及產業化方面的激勵政策尚需完善
盡管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間,國家有多個項目涉及機器人領域,但行業仍未建立起有效的公共技術平臺以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和核心功能部件的研究與突破,產業化進程也難以推進,研發與產業化方面的激勵政策尚需細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