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發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長王亮方日前表示,核電是湖南能源發展的必然選擇,湖南爭取在“十三五”適時啟動核電項目建設。他同時呼吁核電專家們“在國家層面上呼吁加快中西部核電建設,盡快啟動內陸核電有關前期工作”。他表示,湖南目前擁有桃花江和小墨山兩個內陸核電項目,均已具備啟動建設的基礎和條件。
從2006年開始,到2011年3月福島核電事故發生之前,國內核電市場可謂“目不暇接”。各地像競賽一樣,不僅沿海省份宣稱要建“核電群”,內陸省份也紛紛規劃了數個內陸核電站。若是沒有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電事故,此刻大概很多地方已經用上核電了。
距離福島核事故不過3年時間,已經有地方在急不可耐地公開吁請啟動內陸核電站建設;而這,顯然不是湖南一地政府部門的心聲。對此,公眾的普遍看法是:真的非搞不可嗎?真的非常安全嗎?“湖南能源供需矛盾尖銳,核電將成為湖南電力供應的主力軍”,這就是湖南吁請啟動內陸核電站的理由。可是,這究竟是窮盡一切手段之后沒有其他辦法的萬不得已,還是發展政績誘惑下排除其他選項優先要搞的第一選擇?
內陸核電站的風險是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亦楠撰文指出:無論從安全性、清潔性還是經濟性上來說,核電都不應該是中國能源結構轉型的戰略選擇,更不應該冒巨大風險發展根本不適于中國國情的內陸核電。也有專家信誓旦旦地表示,現代的核電技術非常安全。確實,核電技術不可謂不成熟,只不過,歷史上幾次震驚全球的核泄漏事故,幾乎都不是“技術不成熟”的緣故。
技術可以改進,天災與人禍卻防不勝防。一方面,地震等自然災害不可不考慮,另一方面,內陸核電站戰時危害更不可不顧。國際原子能機構也認為,保護核電站免受空中襲擊幾乎難以做到。基于此,“9˙11事件”之后,一些核電大國紛紛開始重新評價核電發展問題。“意想不到的情況總會發生,你最好做好準備。”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的這句話,被稱為“撒切爾定律”。我們考慮了多少種“意想不到的情況”,又都“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