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1996年春晚上蔡明所演的《機器人趣話》嗎?在這個小品中,蔡明扮演了一個能說會道、可做出各種模式行為的機器人妻子。但小品歸小品,家里真的需要有這樣一個智能化程度很高的機器人幫忙嗎?
在近日結束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智能機器人開始嶄露頭角,勾起了很多人的興趣。除了家電、數碼產品之外,今后家里可能還需要添加一個智能機器人。條件成熟的話這可真不是天方夜譚。
聰明還是笨拙?
大阪大學智能機器人研究所所長石黑浩在2014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時,展示了與女性外貌的智能機器人互動。從對話看,智能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還真是不低。
石黑浩問機器人:“你喜歡現在的身體嗎?”機器人回答:“非常喜歡。”再問:“你有內心嗎?”機器人則回答:“我沒有,但我有很強大的大腦。”這不由得讓人回想起蔡明在春晚小品中扮演的智能機器人角色,可以是溫柔型的老婆,也可以是潑辣型的老婆,多種模式可選,應答如流,真是讓人覺得新奇不已。
另一家日本公司V-Sido.corp公司的CEO吉崎航展示的機器人,也顯露出很多才能,可以完成很多任務。石黑浩表示,每年都有新的智能機器人出現,十幾年來,機器人的數量很難數的清。從目前情況看,智能機器人聰明程度還是很高的,特定的動作任務都能順利完成,體現出“聰明”的一面。
熱情還是無情?
顯然,機器人能力更強是研究者們追尋的目標。石黑浩希望,將來機器人能夠更接近于人。不過,人體是一個復雜而奇妙的身體,各種思想、行為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精確而有效。石黑浩坦陳:“神經科學并沒有給我們提供正確的答案。”也就是說,機器人想往更高智能發展,恐怕還得在技術上有所突破。
最典型的一點,就是情感。對于人而言,情感是交流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語句之外的情感是交流中必不可缺的部分;而對于機器人而言,富有情感的對話是很難模擬的。這又是最大的障礙。
幫忙還是添堵?
實際上,機器人并不是一個完全自動化的機器人。別看他們日理萬機,忙得不亦樂乎,但背后還是人在操控,有的智能機器人甚至需要人去指揮。在蔡明的小品中,機器人妻子偶然發生故障,這下就讓家里亂了套了。所以,再高級的機器人也難免不出錯,甚至出故障。
而從另一個極端看,如果機器人十分智能,有如美國大片里的機器人那樣,幾乎等同于人類的智能程度,想干嗎就干嗎,或許也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討論約翰尼·德普主演的新片《超驗駭客》時稱,人工智能或許不但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事件,而且還有可能是最后的事件。他的意思是:人工智能可能會導致人類的滅亡—這真是太可怕了!
智能機器人“入戶”的潛在需求
1、類似于智能清潔吸塵器那樣,小型家庭只能機器人可以完成清潔掃除、收拾雜物、內務整理等各種任務,獨立完成,遇到小困難可以自行解決。
2、實時監控家庭安全,聯網處理各種應急事件,比如家庭安全監控等等,或者與智能家居聯網,預先設定好空調溫度、調好洗澡水溫等等。
3、簡單對話,完成家庭娛樂等需求,比如幫忙打開電視、下載影片等等,還可以處理各種繁瑣事務,比如幫助主人取拿物品、擔當烹飪助手等等,提高生活效率。